對江宅的圍堵,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衝擊千牛衛、扔石頭、潑糞等等這些事情一直從昨晚子時持續到今日的午時,罵了足足六個時辰。
這些人罵的口乾舌燥,卻不見江寧說半句話,但又不敢衝撞千牛衛,怕耽誤了明年恩科,毀了前程。
但也有個別想另闢蹊徑的,被張守敬一拳撂倒,而藏在裡面的兩百餘安定幫的人,也手持利器站在了千牛衛之前。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鄙視也好,咒罵也罷,總是有理有據的,可一旦衝進去真的動起手來,他們也知道這江寧是朝廷命官,再不濟也有刑部、吏部和御史臺,他們動手,萬一江寧反咬一口,可就真的完蛋了。
“朝廷不管,我們去告御狀,嚴辦江寧,否則,我們這些讀書人的顏面何在?”
“就是,告御狀去……”
楊奇自然被推崇為代表,在眾望所歸之中,朝著皇城而去,剩下一部分人,仍舊在這裡圍著江宅。
而皇城之外,天策大將軍、右相、太尉三人站在城門外,看著嗚嗚泱泱而來的學子,氣勢洶洶,知道來者不善,但聖上已有定論,如今還能如何?
左相也從皇城之中走出來,這一次,他也只能選擇幫助江寧,安撫這些學子,根源還在於高俅。
而同樣被他拽過來的,還有當時在場的翰林院首席韓時祺,也只有他,才最明白當時發生了什麼。
“諸位學子,切莫激動,本官當時就在場,最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韓時祺安撫眾人道。
接下來,眾人輪番上陣,卻被說成了官官相護,學子群情激奮,竟要一直待在這裡,直到懲處江寧才行。
眾人無奈,只能回去商量對策,而神武帝的態度已經很明白了,不殺江寧,但是也不會放過他。
最後李林甫擬了一道聖旨,與內閣的眾人一道去了養心殿,聖上自己按了玉璽之後,方才急急忙忙的跑了出來。
學子們這才罷休,與傳旨的公公一起到了江宅宣旨。
“江寧接旨……”
那公公也是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否則也不會在臨近傍晚傳旨。
江寧跪在地上接旨,這時候如果不跪下接旨,恐怕不僅僅是門外的書生,就連這公公,估計也要殺了他。
“聖諭:江寧身為朝廷命官,不讀聖賢、不學孔孟,實乃有辱名聲,難堪重任,靖安司事務,交由右相府全權負責,江寧革職留看,每日讀書,我夏朝臣民,不可誹謗聖賢,但也不能閉塞言路,諸子百家各有所長,當取長補短,方可弘揚儒學大道,欽此。”
“臣,不,小民江寧接旨……”江寧接旨謝恩,起身將聖旨交給了第二千尋。
門外的聽得如此降旨,一個個也都心有不甘,只是革職留看,要他讀書,其他的並沒有什麼損失。
楊奇卻道:“聖上已經有了定奪,我等臣子,便要遵守,若是不守君臣之道,與那江寧何意?諸位,散了吧……”
寇乃文也皺了皺眉,但一句話也沒有說,徑直離開了。
可事情就是如楊奇說的一般,聖旨已經下了,他們還能如何?君讓臣死臣不死為不忠,若再糾纏下去,就和楊奇說的一樣,成為了他們要追打責罵的江寧了。
伴隨著眾人的散去,江宅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而江寧將那公公留了下來,親自招待。
“得,江公子,我就吃一盞茶再走。”公公笑了笑,以江寧的地位,假以時日也是無可限量,否則以他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搭理這位剛剛被罷了官的江寧的。
江寧引著公公到了二進院兒的廳堂之中,掌了燈,讓人去柳記裝些點心回來,去店裡拿十斤老窖,直接送到公公府上。
這來傳旨的太監,名叫張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