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之祀漢高祖成帝業可謂大矣而不滅尉陀之國周武帝兼南北朝可謂廣矣而許留蕭察以為附庸故曰竭山而畋者非善畋者也竭澤而漁者非善漁者也伏望元帥閣下恢宏遠之圖念孤危之國回師偃甲賜以餘年缺十六字倘異時奉事之誠不足以當保持之意則移師問罪缺六字何難之有某亦將何辭嗚呼中天而立至威也相時而動至明也存人之血祀至信也全人之肝膽至仁也兼是四者在閣下德為何如在某之感為何如不寧惟是而已大軍一回則數百萬之生靈永保室家數萬裡之山河永成井邑亦大國之利也孰與夫皇皇稱兵而自殘其一統之內哉今缺六字社稷存亡在閣下一言某之受賜有若登天之難而閣下之垂恩不啻轉圜之易伏惟留神而特加矜察焉謹這封信行文流暢,引經據典,哀祈曲盡。堪稱是投降信中的典範。
此信一面世。就成了以後無數亡國之君的案首必備文字。幾百年後,南明的朱由榔就以這封信為藍本,複製貼上了一份給大清的多爾袞。
這份信寫得如此妙手天成,讓人不忍心做出任何的刪減改動,包括分段和新增標點符號。現在大致翻譯如下:尊敬的元帥大人:
您好!您今年五十多歲了,為了統一大業,萬里迢迢,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難,來到江南,一定很辛苦吧?
看到您這麼辛苦,這麼操勞,為了您的身體,為了您的光輝形象,有幾句話,小趙我覺得有必要跟您說說。
現在貴國征伐我們小邦,就好比神話故事裡的大力士孟賁搏殺小人國裡的僬僥,那簡直是易如反掌啊。
您想想啊。當日我們擁有全部中原地盤時,尚且無法和貴國抗衡;現在我們軍隊的建制全被打散了。國內根本找不出一支成形的部隊,又兼盜賊蜂起,財源日趨枯竭,土地越來越少,貴國就算只發一支小部隊來,我們也無力對抗,只能伏首聽命而已。
自古以來,國家滅亡的表現不外乎兩種:國主的逃亡或投降。
在貴國的嚴威之下,我們把國都從汴梁搬到南京,又從南京搬到揚州,再從揚州搬到江寧,短短兩年之間,已經搬了三次了。現在,我們身處荊蠻之地,連安身之所也沒有了。
防守無人,想逃無地,只能彷徨於天地之間。
元帥大人北平契丹南取中國,橫掃**,一統天下。謀略如神,威權不世。可以這樣說,您老人家用兵之妙堪與黃帝比肩。
現在的大金國,已是天命所歸。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如果你們對我的逃亡表現還不夠滿意,我願意投降,削去國號,聽從你們的安排。
從今以後,天下沒有大宋,只有大金。
中原江南,就是大金國的附屬國;江南所有的金珠玉帛,就是大金國存放在外的庫府;江南所有的學士大夫,都是大金國流放的奴隸;江南所有的土地,都是大金國的菜園。
所以說,您老人家就不必勞師動眾了。
秦國兼併天下,可以說夠厲害了,可是放了衛國一條生路,不趕盡殺絕;漢高祖成就帝業,可以說夠強大了,可是沒有剿滅尉陀之國;周武帝終結南北朝,可以說夠生猛了,可是留下了蕭詧作為附庸。
為什麼這些明君會這樣做呢?原因就在於,竭山而獵的並不是一個好獵手,竭澤而漁的並不是一個好漁夫。
求求您老人家,把目光放遠一點兒,偃甲回師,放我一條生路吧。
天下沒有誰專門破壞自己財產的。只要您的大軍一回,中原的數萬裡山河就可以免遭塗炭,中原的數百萬生靈就可以生存,您的財產也保全了。
小邦的存亡,全在您老人家一句話。我們要接受大金的恩賜,比登天還難;您老人家的垂恩,卻只是舉手投足之間。
您老人家品德高尚慈悲為懷,伏唯留神,釋免我小趙。
小趙頓首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