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玄幻魔法>大秦:鬼谷傳人> 第81章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章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1 / 3)

公元前 203年(漢高帝四年)八月,在梁地,彭越如狡黠的獵手一般對楚兵發起了頻繁的騷擾,生生截斷了他們的糧道。與此同時,鍾離昧正深陷漢軍的重重圍困之中。項羽聽聞此狀,怒不可遏,親自率領精銳軍隊火速狙擊彭越,而後又匆忙折返回來援助。恰在這時,齊王韓信瞅準時機,開始指揮大軍對楚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項羽內心開始生出恐懼,在這般局勢之下,雙方達成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期魏國所修建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限,將天下進行了劃分。

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領著十萬楚軍沿著南路、選取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踏上了向楚地撤軍的征程。劉邦也心生西返之意。然而,正當劉邦準備率軍西歸之時,張良、**以及李九卻出人意料地建議撕毀那剛剛達成的鴻溝和議,趁著楚軍這支疲憊之師向東返回之際,從其背後發動出其不意的偷襲。張、陳二人堅定地認為“漢已擁有天下大半,而且諸侯都紛紛歸附。楚兵已疲憊不堪且糧草用盡,這正是上天要滅亡楚國的關鍵時刻”,進而建議“不如順應這個時機而果斷攻取”。劉邦思索片刻後,毅然採納了二人的建議,決然背約,對楚軍突然發起了戰略追擊作戰。

當大軍追到夏南之時,劉邦緊急約集韓信、彭越南下,意圖共同對楚軍形成合圍之勢。可由於韓信以及彭越並未依照約定出兵共同合擊楚軍,致使劉邦在固陵遭遇慘敗。劉邦無奈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堅固的堡壘堅守其中,而楚軍再一次對劉邦形成了合圍。堅守在壁壘之中的劉邦焦慮地向張良詢問:“諸侯不遵從約定,這該如何是好?”張良沉穩地回答道:“楚兵眼看就要被擊破,韓信、彭越還沒有得到分封的土地,他們不來是理所當然的。君王若能與他們共享天下,現在就可以立刻讓他們到來。如果不能,事情的發展就難以預料了。君王可以把從陳地以東到大海的大片領土都封給齊王韓信;把睢陽以北至谷城都封給彭越:讓他們各自為戰,那麼楚國就容易被擊敗了。”劉邦果斷採納了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了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了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誘人的報酬,終於成功搬動了韓、彭二人,促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如同五條洶湧的洪流,共同發動了對項羽的最後合圍,震撼人心的垓下之戰隨之拉開了帷幕。

核下之戰

公元前 203年十月下旬(漢高帝五年,因當時以十月作為歲首),灌嬰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進佔彭城,與此同時,如疾風驟雨般接連攻下楚地的眾多地區。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亦派遣將領挺進九江地區,巧用計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而後合兵一處向北進發,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與樊噲、李九等人也從固陵向東挺進,如此局勢對楚國而言極為不利,項羽無奈之下只得被迫向東南方向撤退。

劉邦李九引領著諸侯軍一同向楚軍發起猛烈進攻,最終與項羽在垓下展開了決定命運的決戰。漢軍這邊由韓信全盤統領,總計兵力達三十萬之眾,且分為五個部分,其中孔將軍統轄左翼,費將軍掌控右翼,劉邦穩坐後方指揮排程,周勃、柴武等作為預備軍在劉邦軍的後方嚴陣以待。楚軍則由項羽親自統領,兵力約莫有十萬左右。韓信率先率領前中軍向項羽的軍隊勇猛衝殺過去,但形勢不利,只得向後退卻。就在這時,孔將軍、費將軍從左右兩邊果斷地縱兵攻了上去,楚軍頓時陷入不利局面,韓信抓住這一良機,順勢再次全力攻上去,最終在垓下將楚軍打得大敗。

在那戰火紛飛的夜晚,漢軍之中的樊噲、李九、張四、曹十等人於夜間齊聲高唱楚歌。那悽楚的歌聲在夜空中迴盪,楚軍自英勇無比的項羽往下,所有將士無不為之驚愕,皆誤以為漢軍已然將楚地全然佔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