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玄幻魔法>大秦之鬼谷傳人林羽> 第64章 萬里石塘宛渠之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章 萬里石塘宛渠之民 (2 / 3)

周圍一片昏暗,然而他們點燃了那些來自燃山的奇特石頭,以此來延續日光。這種石頭出自燃山,那裡的土石都自身散發著光亮,清澈而耀眼。輕輕敲擊這些石頭,它們便會輕易地破碎,其形狀猶如粟米一般。僅僅一粒這樣的石頭,所散發的光芒就能輝映整整一個廳堂。據說往昔炎帝開始改變生食的習慣,就是使用的這種火。如今國人將此石進獻給了他們。甚至有人將這種石頭投入到溪澗之中,頓時便會有沸騰的泡沫流淌至數十里之遠,人們將那片水域命名為焦淵。宛渠之民的國家距離軒轅之丘有十萬裡之遙,少典之子在首山採集銅礦,而後將其鑄造成了巨大的鼎。宛渠之民先是望見那個國家有金火之氣在湧動,便快速奔過去檢視,到那時,三個大鼎已然鑄成。後來又見到冀州有奇異的氣息,感覺應該有聖人要誕生,果然有慶都生下了堯。還曾見到赤雲進入了酆鎬和秦始皇對話,急忙奔過去檢視,果然有丹雀帶來瑞昌的符兆。”在那莊嚴肅穆的宮殿之中,秦始皇高坐於上,鄭重地召見了宛渠使者。只見那宛渠使者昂首挺胸地走進殿內,與秦始皇相對而坐,二人竟相談甚歡。

宛渠使者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著,其言論之新奇、見識之廣博,讓在場的文武百官皆驚得莫不瞠目結舌。只聽他說道:“兄弟我在年少之時便已能夠騰雲駕霧,一日之間可行萬里之遙。然而如今老矣,也只能乘坐那淪波舟在各處溜達溜達罷了。不過,這古往今來、天地玄黃之事,兄弟我都能略知一二。”

大秦的博士眾多,且個個都是博學多才、出類拔萃的俊傑之才,他們一聽這宛渠使者如此誇誇其談,心中紛紛湧起不忿兒之意。其中一大博士怒喝道:“泰山可不是堆起來的,黃河也不是推出來的!你這等番邦小民,仗著自己身材高大些,就膽敢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如此大言不慚?我且問你,你們這宛渠國究竟在何處?”那“大個兒”使者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從容答道:“兄弟我的邦國位於咸池之外九萬里之處,乃是日落之地!”二博士緊接著介面道:“你那小小的番邦,可懂得曆法嗎?”使者聞言大笑起來:“我國以一萬年當作一天,僅僅是彈指一揮間,這人間便已歷經滄海桑田之變!”三博士嘲笑道:“哈哈,真是把牛皮都吹破了天,這又能有何益處?那貴國可有何獨特的風土人情?”使者從容說道:“是不是吹牛,陛下自會明辨其中道理!不過說句實在話,我國的天氣著實不怎麼樣,多是陰雨濃霧,但一旦遇到晴天,天空就會裂出一道縫隙,那情景猶如江漢倒掛於蒼穹之上!更有玄龍黑鳳在其中飛舞歡騰。”

秦始皇和大臣們見到宛渠之使者如此侃侃而談,這對話的場面何其壯哉!到了晚上,那在我國山嶺丘壑間俯仰皆是的特產——燃石就開始大放異彩。那光芒耀眼奪目,瞬間光耀了整個天地,使得夜晚亮如白晝一般!這燃石原出產於自燃山,每到晚間便能放出清澈白亮的光焰,然而其質地易碎,只需輕輕一捏就會碎成粟米狀的顆粒,不過即便如此,卻也並不影響其繼續發光。想當年炎帝在位之時,曾想要教導百姓熟食之法,而當時就是我國敬獻的燃石,作為引火之物的。曾經有好事者將一塊燃石投入到溪流之中,那溪水立即就沸騰翻湧起來,流沫奔騰數十里之遠才能夠恢復平靜,而沿河岸邊的草木都被這灼熱所燒焦,也正因如此,那段溪流被稱之為“焦淵”。

我國距離那軒轅之丘(也就是黃帝的故里,如今的河南新鄭)足有十萬裡之遙,少典之子黃帝在首山上採集銅來鑄造大鼎,當時我望見東南方向金火之氣湧動天際,便趕緊騰雲而來觀看。黃帝果真是神人啊,其鑄鼎之速度令人歎為觀止。我到他那兒的時候,那三口大鼎都已經鑄好了。我又看見冀州有王者之氣湧現,心想該是有聖人降生,急忙趕到那兒一看,果真是堯帝誕生在慶都(如今的河北省望都縣)。我還看見紅色的雲朵降落在酆、鎬之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