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全譯豆瓣> 第116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部分 (1 / 5)

�惱攣逕��7)。周獲麟(8),麟以獐而角。武帝之麟(9),亦如獐而角。如有大鳥,文章五色,獸狀如獐,首戴一角,考以圖象,驗之古今,則鳳、麟可得審也(10)。夫鳳皇,鳥之聖者也;騏驎,獸之聖者也;五帝、三王、皋陶、孔子(11),人之聖也。十二聖相各不同(12),而欲以獐戴角則謂之騏驎,相與鳳皇象合者謂之鳳皇,如何?

【註釋】

(1)鳳皇:同“鳳凰”。參見28·31注(1)。騏驎:即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甲,牛尾,多作吉祥的象徵。中國古代將“麟鳳龜龍”稱為“四靈”。

(2)《春秋》:這裡指《春秋公羊傳》。獲麟文:據《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公元前481年,在魯國西部捕獲一頭野獸,形狀似獐有角。孔子認為這就是“麟”。

(3)麏(jūn軍):即“獐”。一種似鹿但形體稍小無角的野獸。

(4)孝宣帝:參見11·5注(7)。

(5)上林:指上林苑,在今陝西西安市西至戶具、周至一帶。是秦及西漢時期專供皇帝遊獵的園林。

(6)長樂之宮:即長樂宮,西漢都城長安的主要宮殿。在今西安市西北郊漢長安故城東南隅。《三輔黃圖》:“長樂宮,本秦之興樂宮也。”

(7)文章:花紋。以上事參見《漢書·宣帝紀》。

(8)周獲麟:指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獲麟。因為當時是春秋時期,名義上各國還尊東周君王為“天子”,所以稱“周獲麟”。

(9)武帝:即漢武帝劉徹。參見18·5注(1)。武帝之麟: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曾捕獲一頭麟。

(10)審:識別。

(11)五帝:參見1·4注(12)。三王:指夏、商、週三朝的帝王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皋陶:參見1·3注(7)。

(12)十二聖:參見15·6注(2)。相:相貌,骨相。

【譯文】

俗儒們談論,自稱看見鳳凰、麒麟就能認識。為什麼認識呢?靠考察鳳凰、麒麟的形狀來認識。又有《春秋》上記載捕獲麒麟的文章說:“形狀似獐,但是長著角。”像獐而又長角,那麼就是麒麟了。他們看見鳥的形狀像鳳凰,那隻鳥便是鳳凰了。黃帝、堯、舜、周朝的興盛之時,都曾招來過鳳凰。漢宣帝時,鳳凰停落在上林苑中,後來又停落在長樂宮東門的樹上,鳳凰身高五尺,花紋有五種色彩。東周時捕獲一頭麟,麟的形狀似獐但長有角。漢武帝時捕獲一頭麟,也像獐而長有角。如果有一隻大鳥,身上花紋有五種色彩,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獐,頭上長有一隻角,按照畫上的鳳凰、麒麟的樣子來考察,根據古今的歷史記載來驗證,那麼鳳凰和麒麟是可以識別的。鳳凰是鳥中的聖者,麒麟是獸中的聖者,五帝、三王、皋陶、孔子,是人中的聖者。十二聖的骨相各不相同,而想把形狀似獐而長角的稱之為麒麟,鳥的長相與鳳凰的樣子相符合的稱之為鳳凰,這怎麼行呢?

【原文】

50·2夫聖鳥魯毛色不同,猶十二聖骨體不均也。戴角之相,猶戴午也(1)。顓頊戴午(2),堯舜必未然(3)。今魯所獲麟戴角,即後所見麟未必戴角也。如用魯所獲麟求知世間之麟,則必不能知也。何則?毛羽骨角不合同也。假令不同(4),或時似類,未必真是。虞舜重瞳(5),王莽亦重瞳(6);晉文駢脅(7),張儀亦駢脅(8)。如以骨體毛色比,則王莽,虞舜;而張儀,晉文也。有若在魯(9),最似孔子。孔子死,弟子共坐有若,問以道事(10),有若不能對者,何也?體狀似類,實性非也。今五色之鳥,一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