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梟臣小說怎麼樣> 第73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0部分 (2 / 4)

陵等地單列出來劃為一個戰防區,設荊州行營,以周同為荊州行營總管兼知荊州府事。

留駐荊州的崇城軍只保留兩個鎮師的序列,第一鎮師分拆,以黃祖禹為制軍,與張季恆率三萬精銳受周同節制,另將粟品孝所部從第二水營分拆出來,置荊襄水軍,編一萬戰卒。

荊州守軍計有四萬水步軍,另編工造輜兵一萬人。

雖說明面上林縛說設荊州行營是作為南陽行營的後備防線,但元歸政、陶春等人心裡比誰都明白林縛在荊州屯備重兵,就是防備據蜀地的曹家東出峽江。

林縛還正式在江夏設兩湖總督府,以傅青河總督兩湖軍政,在兩湖總督府下,設湘湖宣撫使、荊湖宣撫使分轄兩湖民政。

除了節制南陽、荊州行營外,兩湖總督府還將直轄兩萬四千餘兵馬,包括六旅步卒、一旅騎卒、兩旅水軍;除維護兩湖治安外,還負責清剿淮山南麓的陳韓三殘部以及幕埠山北麓的陳子壽殘部。

荊襄會戰,林縛在荊湖集結的水步馬軍總兵力一度超過二十一萬,戰後只會兩湖保留總數不到十三萬的精銳兵馬;除了趙虎、周普所部以及部分水軍將歸江寧外,還差不多有六萬精銳兵馬直接東調、補入東線。

其中分拆長山軍第一鎮師,以第一、第二、第三旅為骨幹再組一個鎮師,隨張苟東調到山陽整編,編入鳳離軍序列;直接將唐復觀所部直接調往徐州,編入淮陽軍序列;將分拆崇城軍第一鎮師,以第一、第二、第三旅為骨幹,調往淮口的雲梯關,單獨編一部登海鎮師。

在東線,之前劉妙貞、寧則臣、李良三部就有近十萬馬步軍,再將張苟、唐復觀、陳漬三部調入,東線步軍就將高達十五萬眾,騎營第二旅也改編為騎營第二鎮師,兵力將擴充到五旅一萬五千人。

荊襄會戰期間,淮東軍共繳獲戰馬逾四萬匹,為騎營大規模擴編奠定了基礎。

只是林縛並無意將騎兵當成主力兵種使用,否決掉周普、孫壯等將領大規模擴編騎兵部隊的建議,將騎兵與步兵的比例嚴格控制在一比十左右。

即使騎營第一旅、即禁營騎軍,林縛也僅僅同意其在戰後擴編到三個旅的規模,僅比戰前增加不到一倍兵力。

除了擴編騎兵所需的戰馬以及在隨州、襄陽以及南陽等地劃出大片的牧場以伺養萬餘匹戰馬以為後備資源外,林縛更是將多達一萬兩千餘匹戰馬打散下去,分給諸軍師旅以及驛傳司。

林縛同時對淮東水軍進行大規模改編。

以原第一水營為主,編南洋水師,專司東南沿海的海疆防務,以晉安為主駐地,以夷州、揭陽為分駐地,兵力控制一萬五千以下。

以第三水營及禁營水軍為主,編靖江水軍,編制放在禁營水軍之下,共編兩萬水軍,主駐地為江寧,負責西到漢津、東到崇州江口的揚子江防務以及洪澤浦及淮水中上游的內陸河道防務及戰事。

以第二水營為主,編靖海水師,專司對北方海域的近海防務及戰事。

靖海水師也將是淮東接下來要重點加強的水軍部隊,從第一、第三水營抽調部分精銳水卒補充之,水軍戰卒將擴充到三萬人。

林縛當下將淮東軍接下來會進行的防務及編制調整情況,大體跟元歸政、陶春通報了一下,也是明確好主要將從東線實施北伐、收復中原的核心戰略——這些軍情部署也沒有隱瞞的必要,簡單的情況搜尋工作,就能釐清一個大概。

謀略是有用的,但謀略還是建立在絕對的實力基礎上。

以荊襄會戰為例,淮西軍雖說後期有縱敵之舉,但前期畢竟還是牽制了陳芝虎及羅獻成逾十萬兵馬——將淮西軍、荊湖軍計算在內,林縛在荊襄會戰期間總共呼叫了超過三十八萬的總兵力,其中淮東軍更是直接投入兵力超過二十萬的精銳戰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