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生說過。
後來王敏生和章新勝記住了吳克銓的話,並且在市委常委會上履行了承諾:決定給新區工委和管委會“特權”——縣級職權,下設土地、財稅、公安、勞動人事、工程管理5個局級編制單位。“可以了,我們先幹起來再說。”副縣級幹部出身的王金華覺得市委、市政府給自己的權力夠大了,雖然他當時手下只有“七八個人,十來條槍”,但畢竟現在是“縣處級”的司令了!
王金華站在荒丘上,順著吹動自己頭髮的和風,目光轉回到眼前的這片運河邊的山與水、田野與村莊之上……他的胸脯在起伏、激盪。他感到了那種兒子站在母親面前的責任和義務,非常強烈的責任和義務。
當時的新區指揮部設在蘇州三元一村的一間50年代造的老房子裡,好在指揮部只有4個男人,要不會有點麻煩,因為老房子裡沒有女廁所,只有一個“坑道”式男廁。
沒有女人在場,蘇州的男人說話也放粗:“別看這裡不像啥樣,但我們要乾的是創全國第一,世界一流。”王金華對自己也對手下的三個拓荒者這麼說。
第9章“新蘇州”的誘惑(6)
2000萬啟動資金能創世界一流的大業·有人心裡冒虛汗。王金華則泰然置之,他提出新區四大發展戰略:開放戰略,科技戰略,人才戰略,繁榮戰略。
前面三個戰略好理解,可繁榮戰略算啥·
蘇州新區建設較深圳、浦東等地是晚了,是改革的後來者,更何況,蘇州處在中國豐厚的社會經濟文化繁榮區內,硬拼硬殺有害而無益。一步到位,走繁榮之路,更有利於與世界文明接軌,所以蘇州新區要走“繁榮戰略”。
——這是王金華的思路,也是蘇州改革走向世界的戰略思路。
參與新區籌建的各路人馬陸續報到後,王金華作了一次新區開發的動員,他一口氣將四大戰略的具體內容闡述了個明白:開放戰略就是以引進外資為突破口,進而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產業進步與世界同步、具有國際運作能力才是真正的現代化開放型的經濟發展。科技戰略的重點是瞄準高新產業,使新區真正成為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商品化、國際化的基地。人才戰略,簡單一句話就是“能翻多少跟斗,就鋪多長的地毯”。目標是造就3支隊伍:現代化管理人才隊伍、國際化運作人才隊伍和科技專業人才隊伍。繁榮戰略是透過“三產”和社會事業,促進新區的快速繁榮,將新區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新蘇州城區。
丹桂飄香,迎來了蘇州絲綢旅遊節。王金華在旅遊節上亮相,並四面出擊,亮出的牌子是“蘇州新區”。那些金髮碧眼的客人大為驚訝:蘇州還有一個新區·是什麼樣的新·
可以去看看嘛!
王金華叫人開車過來,將老外們拉到獅子山大橋上轉了一圈。老外們看著蘇州城外那處山和水,連連搖頭,“王,你的新區很……嘿嘿,很不怎麼樣啊,比你的崑山差很多。”
王金華不急不躁,禮貌地朝老外們一笑,說:“明年你們再來實地考察,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那時你們會喜歡我們這個新區的。”
老外們很興奮,“好,明年我們再來!”
“一言為定。明年!”王金華與老外們一一握手,老外們發現他的手格外有力量。
“明年”,是一個約定,是蘇州人向世界友人和全中國發出的一個約定。
為這,沉睡千年的姑蘇西郊的那片曾經戰馬踏蹄的土地開始了沸騰——徵地動遷的動員,掀開了太湖之濱的驚天巨浪……
從祖先隨伍子胥入城至今幾千年後代未移一寸故土的當地百姓,第一次被現代文明的觸角所撼動,他們有些不適應,所以也不想聽王金華他們講的那童話般的明天的故事。他們拿起種地的鋤頭和挑水的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