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部分 (1 / 4)

代末的中南財經大學畢業生,當時正值國家用人的時候,國家計委從中南財經大學要走了這位原先留校的高材生,在北京三里河的國家計委大樓裡沒呆幾天,60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期來臨,甘肅那邊出了事,熱血男兒吳克銓貼大字報強烈要求到最困難的甘肅去。吳克銓是在這種背景下到了甘肅去參加“整風整社”的。組織上原講他們那一批人等“整風整社”結束後就回北京,可等吳克銓完成任務後,中央下了一道“精簡機構”的通知,吳克銓就這樣被“精簡”了,他選擇回老家蘇州。但他沒能到蘇州城裡工作,因為“精簡”下來的人需要服從組織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於是他被分配到蘇州最困難的崑山,就這樣吳克銓帶著妻子孩子成為崑山人,從此沒有離開過……

若干年後,走馬上任的縣長吳克銓重操舊業:計劃(或者說謀劃)——成為他當縣長後最能顯露的本領與獨特才華。

“80年代初,蘇州的整體形勢非常好,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已經是跑在前面的了。時任黨的總書記的*在視察蘇南時曾經高度讚賞蘇州‘無常江’現象。這‘無常江’是指的無錫、常熟、江陰三縣,當時無錫、江陰二縣都屬於蘇州地區管轄。‘無常江’的工農業產值都已經超過20億,而我們崑山非常可憐,才6個億。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崑山光靠農業肯定永遠掉在後面,必須要有工業。但客觀上崑山有兩個傳統的問題,一是田多勞力少,工業一直沒精力搞。二是崑山的農業產量雖然不高,但農民的收入在全蘇州不算低,經常處在第一、第二位,所以崑山人內心世界裡不想搞工業。當時崑山人有這麼幾句順口溜:產量不高,收入不少;生活蠻好,貢獻更好。說貢獻更好是因為我們崑山賣給國家的糧食多,當時在以農業為主的縣級單位,賣糧多就是最大的光榮。所以崑山在改革開放初期想突破產業結構上的革命,難度和阻力不小,主要是觀念上的問題。雖然當了‘小八子’,可心裡還是有一份阿Q式的自豪感,甚至對老大哥‘無常江’還有些不服氣。但同時大家心裡清楚一件事:光搞農業,怎麼也不可能趕上‘無常江’的。唯有工業才能提升一個地方的社會生產總產值。同時又如*說的,走工業化之路才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崑山能不能搞工業呢,這個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需要分析。我調查後的結論是崑山不僅可以搞工業,而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最最關鍵的是靠近大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另外是我們到底有沒有農業勞力可以騰出來去搞工業·我一調查發現,崑山至少有10萬人可以騰出來搞工業,10萬人搞工業會是個什麼樣的局面·我是搞計劃出身的,想到這裡就有些熱血沸騰!而且我發現崑山已經有這樣的先例,如陸楊鎮,也是個田多人少的地方,但他們的小工業搞得好。相反周莊人多田少,可由於沒搞工業,照樣還是窮嘛!縣委會議上,大家的意見一致:崑山要發展,三產必須一起抓。那個時候抓工業叫‘抓三產’。我分管工業,所以更早地主持抓了崑山的工業發展事業……”吳克銓回憶起當年的“崑山之路”時,講起了這段思想與觀念轉變的歷程。

第18章崑山的稱王之路(5)

現在看起來上面這些似乎很簡單的事,但在當時絕對是一場深刻而前景未知的歷史性革命考驗。擺在吳克銓和崑山人面前的困難是:缺錢、缺裝置、缺管理經驗、缺專業人才、缺產業方向。

“搞工業的五要素,我們幾乎全都缺。怎麼辦·我們首先想到了上海。上海這五樣都有。可上海是上海,我們崑山能不能‘借’到這些東西就成了一個大家爭議的事。有人說,上海人幹嘛要‘借’你崑山這些東西呢·而且多少年來,由於江蘇與上海之間存在說不清道不白的相互不理睬的區域隔閡,兩個近鄰的兄弟之間的關係不那麼和睦,尤其我們受上面‘不準東張西望’的指示,長期以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