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也。
夫禮樂之制,所以別貴賤,明尊卑,和民心,安社稷。
今我大魏禮樂不備,尊卑無序,民心不和,社稷難安。
此乃國家之大患,陛下不可不察也。
臣愚以為,當革新禮樂,以明國家之典制。
宜選賢能之士,考訂古今之禮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定我大魏之新禮樂。
然後推廣於天下,使官員士民皆習之,以別貴賤,明尊卑,和民心,安社稷。
陛下若能行此革新之樂,必能使我大魏之禮樂煥然一新,國家昌盛,百姓安樂。
臣願陛下深思熟慮,以定國家之大計。謹以此言,上達天聽,伏望陛下采納。”
章兆說完,眾人包括李雍都在懷疑,他是不是提前寫好,然後在上朝前背下來了。
哪有這樣給皇帝陳述的,還好除了一部分武將,其他人都明白章兆的意思。
“你們也同意禮部尚書的意見嗎?”
高晃第一個表態,“臣贊同禮部尚書所言。”
緊隨其後的是尚書左僕射林辰,還有右丞相趙懸文。
眼見那些左右丞相都表態,眾人也就不再堅持,紛紛同意章兆所言。
“既然如此,禮部就去辦這件事吧。”
章兆滿意的回到文官佇列裡。
“眾位愛卿還有什麼要說的嗎?”李雍想退朝了,被章兆那一篇文章輸出,李雍也睏倦了。
,!
吏部尚書徐新寬猶豫一下,然後決定就在朝堂上和李雍說:“臣徐新寬有本啟奏。”
“講。”
李雍打起精神。
“啟奏陛下,青州佈政刺史張鳴浩病逝於任上,臣請陛下選定新的青州佈政刺史,以及如何料理張明浩後事。”
張明浩死了,李雍努力回想那位老友的面孔。
“由朝廷釋出訃告,地方官員前往張鳴浩家弔唁,以示慰問。禮部根據佈政刺史的品級,確定葬禮的禮儀規格。還有,你們禮部聯合吏部、翰宇院給張明浩擬定一個諡號。”
“陛下,那青州佈政刺史的人選是?”
李雍想了想,“朕多次聽聞青州昌邑知府孔維賢能,就由孔維繼任。”
“臣明白。”
“退朝,有事呈遞奏摺!”
這下李雍不問了,而是直接選擇退朝。
文武官員高呼萬歲,然後有序離開。
一路上,章兆明顯感覺到其他官員有些抱怨自己,但他無所謂了,僅憑革新禮樂這一件事,就足夠他進入大魏的史冊了。
關鍵還是以有功的身份,只要他做好這件事,所以他感覺很值。
沉默的刑部尚書滿都來到章兆身邊,“章大人為大魏正禮樂,真千古也。”
“滿大人一紙文書定生死,真威風也。”章兆笑著回應。
滿都搖搖頭,徑直離去。
右丞相在章兆身後大聲道:“彼人終日無所事事,閒雲野鶴,卻不知修身齊家,反以無事生非為樂,豈非庸人自擾乎?”
文官們哈哈笑起來。
:()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