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探索之路> 第1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部分 (2 / 5)

A一章簡介

自然科學發展至今,已經分化出成百上千的學科。或許沒有哪門學科,能夠比醫學離普通人的生活更近,更能吸引人們的關注。現代社會中的人,可以不打手機,不用電腦,不看電視,不裝空調,甚至不坐汽車。但恐怕不能不和醫生打交道吧。

科幻作家當然也從未忽視醫學這塊題材的沃土。只不過,他們的視野有些獨特。人工冬眠經常出現在科幻中,但它並不屬於現實中的醫學,是科幻作家獨自發展出來的奇妙構思。整形與美容、器官移植雖然可以從今天的醫學中尋找到摹本,但科幻作家對它們進行了大膽想像。

和上述醫術相比,催眠術則比較古典,大多數催眠題材出現在早期科幻作品裡,但也有些晚近之作。除此之外的醫學題材比較零散,總括在其它新療法中介紹給大家。

第一節:催眠術

在透過技術手段導致冬眠的設想提出前,科幻作家們一直用古老的催眠術來架設類似的情節。可以這麼講,在科幻題材發展史上,人工冬眠題材是催眠術題材的必然發展。反之,後者也是前者的先驅。

1888年,美國作家貝拉米(Edward Bellamy 1850、3——1898、5、22)出版了他的名著《回顧》。主人公韋斯特由於催眠作用,於1887年沉睡在地窖裡,在2000年被他的後代整修房屋時挖出,並且甦醒。這時,美國已經實行了作者心目中的“社會主義制度”。韋斯特和新時代的人相互介紹自己的生活環境,在差異中尋求溝通。這和後來一些人工冬眠科幻故事屬於同樣的思路。

十一年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昏睡百年》得以出版。小說主人公格雷厄姆是個英國青年。剛剛繼承一筆鉅額遺產。便患上奇怪的睡眠障礙。先是多日無法入睡,然後一睡不醒,身體呈“蠟樣屈曲”。這樣一睡便是兩百年。當他醒來後,他那筆財產在委託人的經營下已經增值了無數倍,擁有世界財富的三分之一!《昏睡百年》裡雖然沒有人工催眠,但對於整個故事來說,效果是近似的。

九十年代初,英國經典科幻電視劇《復仇者新版》曾在中國熱播。其中有一集叫《長眠的間諜》,題材也是催眠術故事:二戰中,蘇聯紅軍進入高加索山脈,找到一個看似中年人的僧侶,發現此人竟然見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1881年遇刺)!原來,他掌握著一種秘傳的催眠術。克格勃遂學到這種秘術。戰後,蘇聯和美英法劃定勢力範圍,蘇聯紅軍從一些西歐地區撤退時,佈置下一批催眠過的間諜。他們藏身在巨大的橡木酒桶裡,因為這些“陳年佳釀”幾十年也不會被人打攪。到了八十年代,間諜們紛紛醒來,鑽出酒廠進行破壞。他們並不清楚時代變遷,把穿制服的樂團當成西方軍隊進行攻擊。其中一個王牌間諜從自己當情報官員的兒子手中接到行動指令。父子見面時,父親只有三十多歲,兒子已經一頭灰髮了。

第二節:人工冬眠

在科幻作品中,人工冬眠是科學事實、虛構和希望的古怪結合。醫學上,“冬眠療法”由法國外科醫生拉波里(Labolet?)首創,主要是在心臟手術時作為低溫麻醉。與科幻作品中深低溫冷凍不同的是,冬眠療法只降低幾℃,一般不使體溫低於32℃。所以代謝和生命程序不是完全停止(凍結)而僅是略微減慢而已,不過,對於許多疾病的治理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在自然界,許多生物也有冬眠的習性。一些恆溫動物(哺乳類與鳥類)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零度),全身呈麻痺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行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精粹本》311頁)稱為冬眠。

冬眠現象能夠吸引科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