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的寓言源頭,主要是西方的烏托邦小說。在這些小說裡,哲學家們虛構了非常完整的異域世界。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托馬斯莫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1516),它成了此類作品的代名詞。其它還有佛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新大西洲》(1627)、康帕內拉(Campanella)的《太陽城》等等一系列作品。在俄羅斯,1769年出現了馬莫諾夫創作的《貴族哲學家,寓意》,這部被前蘇聯科幻界視為本土科幻小說最初萌芽的作品也是一部烏托邦作品。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烏托邦小說在情節和人物上使用筆墨極少,大段大段的篇幅都用來描寫虛構世界的整體面貌,介於哲學著作和文學作品之間。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完整地構造了一個虛擬的背景。這也是後來科幻小說的主要特質:科幻小說是一種以描寫環境,而不是描寫人物為主的文學作品。
單從塑造異樣環境這一點上講,“烏托邦小說”與“偽旅行小說”在形式上有相似之處。但前者著意於表達作者的哲學和社會理念,而後者的主旨是獵奇,主要筆墨用在情節和人物上。
除了這類構造出完整幻想世界的作品外,前輩們還創作出了其它一些超現實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它們中間有些也可以算作科幻小說的前身。比如哲伏爾泰創作的《微型巨人》。作品中,高達十二萬英尺的外星人來到地球,逐漸與地球人溝通,並嘲笑地球人低下的智力。這些作品雖然意在比喻而非技術細節,但在創作手法上與今天的科幻文藝極為接近。其中,法國哲學和文學巨匠伏爾泰(Voltaire)的《米克羅梅加斯》已經寫到了太空漫遊。
英國諷刺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格列佛遊記》也是一部科幻色彩十分濃厚的作品。(甚至,如果把它的出版視為科幻文學誕生標誌也無不可。只不過《弗蘭肯斯坦》的標誌性地位已經約定俗成了。)在這部分為四卷的遊記裡,前兩個部分,也就是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直到如今,巨型或者微型外星人,仍然不時出現在科幻小說裡。
後面兩卷“飛島”和“馬國”兩個故事流傳程度不廣,但正是這後兩部分,更接近現代科幻小說的風格。斯威夫特筆下的“勒皮它飛島”是一個直徑幾公里的島嶼,用一個巨大的磁石當作動力源和方向調整裝置,可以不間斷地在天空中飛行。後來,日本卡通作家宮岐俊甚至直接將這個故事發展為科幻卡通片《天空之城》。對於生活在十七世紀的作者來說,用磁石而不是發動機為動力,也屬於非常自然和大膽的科學幻想。
在“馬國”的故事裡,馬形生物“海因”是當地的智慧種族,而人類則是野獸。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馬國,被混雜在“人獸”中。他必須用各種手段證明自己也擁有智慧,並且贏得尊嚴。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用“馬國文明”對比“虛偽的英國文明”。三百多年後,法國作家彼埃爾居爾的《猿猴世界》也使用了類似的題材,併成為當代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一。
第三節:科學文藝的源流
到了十六世紀,近代科學逐漸形成,一些科學家嘗試用文學之筆,抒發自己對科學的愛。自然而然地催生出更多的科幻文學萌芽。德國著名天文學家刻卜勒(KepierJohannes)就曾寫過一部題為《夢》的小說,其中有對安眠藥、宇宙飛行的超重、極低溫以及真空狀態的細緻描繪。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學史 第二章:早期探索者(1)
第一節:歐洲的拓荒者
《弗蘭肯斯坦》的作者瑪麗雪萊在主流文學界的地位很一般。在一部主流文學史中,她(如果能被記錄到的話)僅僅只被看作是詩人雪萊的知音,似乎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