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探索之路> 第11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2部分 (2 / 4)

科學。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

香港作者李偉才在《超人的孤寂》裡,透過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心理,分析了人們對奇異事件之愛好心理的另一方面——渴望改變自己的沉悶生活。

然而,私底下我還有另一個理由,那就是我深信外太空的生物若真的到訪地球,那將是震撼整個人類社會的劃時代事件,世界很可能因此完全改觀。到時。也許我再用不著天天上學讀書,也無需日以繼夜地埋首溫習,以應付那無休止的各種測驗和考試……因此,你可以想見。我於考試期間瞧窗外望的次數特別多,心情也特別殷切!……當然,大部分的人並非跟我兒時那樣,想逃避讀書和考試。他們想逃避的。往往是生活上的營役和工作上的苦悶。他們把希望寄託於外來的衝擊,期望有一些驚天動地的變化以打破現行社會制度的樊籠。或有超人的智慧來解決現今世界所陷的困境。

在單調環境下生物總要尋找刺激,這似乎是個普遍規律。人也不例外。更何況。如今中國科幻愛好者的年齡偏小,科學知識不足,分辨真科學、真科幻與偽科學的能力也相對薄弱。“據1984年日本廣播協會的調查,年輕人對靈魂和超能力的關心程度很高,而且顯示出年齡越小,關心程度越大的趨勢。”《當代新興宗教》359頁。筆者沒有找到中國的類似題目的社會調查結果,但日本的這個調查結果很有參考價值。

卡爾薩根有一句名言:科學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但偽科學也有同樣的作用。此語一針見血地指明瞭偽科學流傳的主要動力。是把讀者的好奇心引導到科學理性上來,還是放任其發展到“獵奇心”上去,科幻作家是有責任,也必須作出選擇的。

第六卷:科幻與科學 第四章:火在燒——科幻文學中的科學精神(1)

第一節:科學與人性——對立的幻影

第二節:科學的客觀精神

第三節:科學的懷疑精神

第四節:科學的探索精神

第五節:科學的獻身精神

第一節:科學與人性——對立的幻影

要想了解什麼是科學精神,首先要澄清一個被人誤解至深的問題,那就是當今社會流行的一種觀點,將科學與人性擺在相對的位置上,並且認為科學是壓制人性的力量。這種觀點也延伸到科幻文學界,表現為“硬科幻派”與“軟科幻派”的對立。持後一種觀點的人,指責“硬科幻派”在作品裡忽視人性,把作科幻小說寫成教材或產品說明書。

在當今中國的知識階層裡,把科學與人性對立起來的觀點很有市場。其根本原因是當代中國教育體制的深刻影響。在基礎教育裡,文理分科的傳統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截然分開,並且重理輕文,這在直觀上就給人們一個印象:科學和人性對立,並且壓抑人性。其實,文理分科既不能提供很好的科學教育,也不能提供很好的人文教育,它本身就是一個改革的物件。這種分科現象在西方各國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但都沒有象當代中國這樣突出。分科化、專門化和專家化與教育理念有關,凡重專才教育,則專科化傾向較嚴重﹔凡重通才教育者,則專科化傾向就比較淡化。在專才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理工科學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養,對於社會進步和發展難以有一個寬闊的視野和深謀遠慮的計劃。《科學與人文》吳國盛

而為了應試,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又往往要學生死記硬背那些自然科學的定理和公式,更在廣大學生中間造成了科學就是僵化權威的印象。至於科學家們為了追求真理而從事的活生生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包含的人性內涵,並不在廣大學生的視野當中。而這個教育體制向社會輸出了幾十屆畢業生,前後幾代人,無法不令科學與人性對立的觀點成為主流。

除了教育體制外,中國的科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