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覺得很愧疚,從解放以來,他就一直擔任這裡的村長,村裡人不管誰見了他,都會親切的叫聲老村長,可是他卻沒有把大家帶上富裕的路子。
可是老村長也很為難,這裡都是山,可以耕種的地兒很少,農民沒有地,要怎麼富?
富裕要靠自己想路子啊,那個時候,風風火火的公社運動還沒開始,大家對勞動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當然也希望付出以後得到豐厚的回報。
沒有地啊,沒有多少地!老村長想著這個問題就覺得煩悶,午飯也沒咋吃得下,隨便敷衍了一點兒,就出了門,開始在村子裡轉悠,想著能不能有啥辦法,讓大家富裕起來。
走上路上,總有村民看見老村長,每個看見老村長的人,都會很親切的跟他打招呼,老村長也熱情的回應。
可是村民越尊重他,他越覺得肩膀上的擔子重,要帶著大家富裕。
就這樣,滿懷著心事,老村長走啊,走啊,走到了繞著村子流淌的那條大河面前,這條河的水世世代代的養育著這裡的人,可是他能讓村子的人富裕起來嗎?
望著眼前滔滔不絕的流水,老村長忽然眼前一亮,說不定這條‘母親河’真的能給大家帶來富裕!
沒有地,但是這裡有水啊,可以養魚的嘛!魚可是好東西,比地裡的玩意兒值錢多了,說不定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
想到這裡,老村長興奮了,他是一個實幹派,既然想到了,就一定得去做。
他去了鎮上,請了技術員,然後來探討這個想法的可行性,最終,經過技術員的指導,這事兒真成了,技術員指導大家在河裡養魚,因為那片兒小村地少,魚塘什麼的肯定不現實。
村民們也激動了,這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啊!
再說了,因為村裡窮,路不通,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條小船兒,一是為了在河裡捕些魚吃,二是從這條河出村最方便,現在開始河裡養魚了,船都不準備了,真是件天賜的好事兒。
是的,這是一件好事兒,可是這也成了災難的源頭。
第28章 老村長(3)
河裡養魚在大家的積極勞動下,很快就得到了實施,河面的一部分變成了養魚場。
這樣養魚的好處頗多,技術員曾經說過,這種魚的肉沒有魚塘養出來的魚肉那種腥臊味兒,而且還能保持一定的,河魚的鮮美度。
大家滿懷著希望,等待著養魚場的收穫,收穫了,就能換來財富。
雖說這裡陸路不太通暢,可是靠著水路,靠著那一艘艘的小船兒也能把魚兒運出去。
每個人都在憧憬,這其中也包括老村長,他無兒無女,有一個老伴兒,也在三年前過世了,他現在一門心思只撲在工作上,他希望能幹出成績,不為名,不為利,就是淳樸的想給大家辦事兒。
春去秋來,一轉眼時間就快過了一年,養魚場快收穫了。
大家都很激動,可偏偏這個時候有一個人來給老村長潑冷水了。
這個人是一個村裡的老人,主要做的事兒就是管理村裡的祭祀啊什麼的,聽說懂得神神鬼鬼的事情不少,規矩也頗多。
隨著這裡得到解放,新的思想漸漸得到傳播,村裡人也就漸漸的不咋尊重這個老人了,認為他搞迷信。不過,也沒人明說什麼,畢竟村裡人還是注重對祖先的祭祀的,這個工作還得他主持。
這一天,他上門找到了老村長。
“我覺得應該搞一次祭祀河神的活動,畢竟在河神手底下討飯吃,得有點兒表示。”他如是對老村長說到。
老村長皺起了眉頭,作為一個村幹部,他是很反對這勞民傷財的一套的,他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教育,認為這是一個堅決不能姑息的陋習。
可是這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