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部分 (1 / 4)

倉港和洋山港之間開闢了‘水上巴士’,使我國進出口重地的長江三角洲眾多出出進進的貨物都能透過我們太倉港與洋山港之間的‘水上巴士’獲得最便宜、最快捷的服務。太倉港近年吞吐量翻倍地增加,一躍成為世界級大港口就是靠的自覺自願承接洋山港的風和日麗與驚濤駭浪……”

太倉人的這一著,使得他們獲益匪淺。上海人也很滿意,因為在區域和土地面積受到很大侷限的地方要想把“文章”做得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沒有舒展本領的空間是萬不可能的。如今上海洋山港和原有的吳淞港口加起來已經達到年吞吐量5�6億噸,位居世界第一。上海人笑眯眯,太倉人跟著也笑眯眯。

“上海可以沒有太倉,太倉絕不能沒有上海。”這話是浦榮皋說的。太倉人說它是“浦氏名言”。浦榮皋自當太倉市長及後來當書記後,這話一直掛在他嘴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22章金太倉之光(13)

“崑山如今發展走在蘇州各市縣的前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年吳克銓等領導同志率先認識到依託上海做文章的戰略思路。太倉的發展靠什麼·說白了,還是要走崑山之路。但同樣走依託上海發展自我的道路,我們比崑山更具優勢,因為太倉有崑山沒有的港口,有比崑山更肥沃的土地和與上海更貼近的鄰居關係。2003年之前,我們太倉與上海也有接軌的行為,但那時基本上屬於自然接軌,靠的是地理位置上的鄰居關係。之後我們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接軌上海領導小組’,我親自任過組長。這一小組的成立,使得‘接軌上海’成了全市工作的一種戰略行為,同時在具體操作上成為政府部門的一種職能,大大增強了它的執行力度。從此開始進入了由自然接軌到自覺接軌的嶄新階段。”我發現,浦榮皋談起這一問題時,眼睛是發亮的。

“這是高水平、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與對接。”他的聲調高出幾個分貝。

上海是什麼·上海對於太倉來說何止是鄰居,那是天,大到你能想象得到的東西那裡都有;那是地,傍在它身上就像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太倉人這麼看待上海。

“我們這兒到上海的人民廣場40公里,到虹橋機場是40分鐘。我們到上海辦事,不會住在那裡。常常是我們找上海人辦事,辦完事我們就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家,而上海人自己卻還沒有到家。過去太倉人受‘左’的思想影響,不願把自己的這塊寶地奉獻出來給上海人一起享用,現在我們願意主動奉獻出來給大上海作後花園,作衛星城。

“上海人在城裡住久了,喜歡到鄉下來吸點清新空氣;上海人住慣了擁擠的弄堂和摩天大樓,喜歡到鄉下住一住面積寬敞、宅前宅後有竹園、有花園、有小橋流水的平房、別墅;上海市區的房價很貴,想便宜一些的房子在城裡難買到,我們太倉有。瀏河鎮與上海的嘉定一河之隔,房價卻便宜一半。於是我們就在瀏河鎮上興建適合上海人居住的房子,而且連電話號碼也可以用上海區號(崑山花橋開發區也用上了上海電話區號——筆者注)。總之,現在我們的太倉既是蘇州和江蘇的太倉,又是上海和上海人的太倉……”

浦榮皋的這番話意味深長。如果在二三十年前太倉的書記敢說這樣的話,那麼他的烏紗帽肯定不會戴太久。如今不一樣,蘇州市和江蘇省的領導聽這話後不僅表情沒有尷尬,反而露出了欣慰,道:“你太倉能夠跟上海搞得熱乎,我們高興!”

“蘇州發展離不開上海呵!”蘇州領導說。

“江蘇發展同樣需要上海!”江蘇領導說。

“太倉發展更不能沒有上海。”太倉幹部現在都這麼說。

“在‘十一五’規劃中,我們太倉完成五大基地的構建,即:一是上海製造業的轉移基地,二是自主創新的擴散基地,三是國際航行中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