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3部分 (4 / 5)

縛望著車窗外的田野,對小蠻的擔憂置之一笑。

新政推行下去,需要時間才能叫根扎得更深一些,林縛無本意在後年之前就對燕胡展開大規模的北伐,他此去海州,名義上是督軍,實際上就是要偷得幾日浮閒;再一個,林縛就是要看一看他離開江寧後,公府會議與樞密院、軍事參謀三者到底能不能將江寧的局面撐下來。

再者,林縛雖說從江寧脫身,也將正常的軍政事務,全部交給樞密院、軍事參謀部處置,但每日成捆的官文、公函還是不斷由快船、快馬從後面追趕過去。

林縛想偷一回懶,實際也是不能,即使在這些公函、官文上批個“已閱”,總也要找人幫著他大略的瀏覽一遍。這段時間又是秋糧收割、冬稼播種的季節,南朝江山,大部分割槽域的政事還是圍繞著農耕在轉,政務就顯然格外的繁冗。

將成捆的公文都堆到宋佳的頭上,林縛還有些捨不得,小蠻的心『性』靜不下心來,蘇湄倒是擅長瑣碎的事務——這次就算小蠻不跟著出來,林縛也要蘇湄陪著到海州來,分擔一些公務。

黃昏時,護衛馬隊進了海州西南面的灌雲城。諸事從簡,林縛也早就下令不許高宗庭等人離開駐區趕來迎接,僅僅是叫內衛司的人手負責沿途起居食住。

進了灌雲城,林縛也只僅僅是佔了整座驛館臨時下榻,將灌雲知縣周問雲召來問事。

林縛本不想在灌雲城停下打尖,但看到灌雲南面的秋收已經結束,而地方上並沒有在秋收之後組織人手修路造渠,便停下來詢問灌雲縣的政事。

周問雲是崇觀年間的進士出身,五旬年紀,山羊鬍子,有些雜白。

“此時灌雲田畝所出,足以養口、足繳稅賦;而糧再多,則糧賤傷農,並非好事;再者,照樞密院所行之文,秋冬之後,天寒地凍,強徵農戶上河修堤,勞命傷財,民戶皆不願,下官不敢強之……”

林縛沉著臉,手放在桌案上,聽周問雲坐在下首侃侃而談。

官吏思想之陳腐,林縛早有所料,新政眼下還是靠樞密院強行推廣下去,有效果,但是諸府縣也存在一些複雜而嚴重的問題。

周問雲這樣的榆木腦子官員,林縛之前也不是沒有遇到過,“糧足傷農”的言論,也不是第一天聽說。對這樣的官員,打不得,罵了也沒有用,罵了反而叫他們自以為長臉。

在這些官員的眼睛裡,農戶只配吃粗糧雜食,只配穿粗葛糙麻。

也不能怨這些個榆木疙瘩,除了林縛,誰又能清醒的認識到,整個社會要形成初步的工業體系,要形成更高等級的物資生產體系,首先就要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保證糧食生產效率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事實上,當世的農耕水平,至少在江淮地區,是足以保證工礦等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

一名青壯農民,即使不借助耕牛,也能較為輕鬆的耕種十畝地。以十畝一年兩熟的上熟田計,年收三十石糧,一人耕種就能供六七人吃食一年。

實際上,先秦時期,還是以青銅器為主,在刀耕火種的模式下,一夫就授田百畝(先秦一百畝計此時三十畝地)。在當世,藉助更精良的鐵製農具以及更充足的畜力水平,在徐泗等土地充足的屯區,一名青壯勞力普遍能完成人均耕種三十畝田的任務,農閒季節照舊能抽出來去修路挖渠等工造事務。

眼下江寧控制的大半個中原地區,人口不過五千萬左右,人均佔有的土地相對充足。

也就是說,根本不需要從美洲引進玉米、土豆等什麼高產作物。只要把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複種農耕法,在江淮浙閩等平原地區,老老實實的推廣開去,所生產出來的餘糧,就足以供一個龐大初級工業體系消耗了。

雖說冬麥夏稻或冬棉夏稻、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複種傳統,在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