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滅絕,但是,末代遼王留給荊州士紳的印象是難以破滅的。那個時候,他們的土地被遼王府佔,店鋪被遼王府搶,面對著種種災難,荊州士紳對於皇室宗親的那種無可奈何,真的讓他們刻骨銘心。
這麼一想,荊州士紳們對於王書輝的印象就更加的敗壞了。可是,就像面對遼王他們沒辦法一樣,面對郡王女婿,他們一樣的沒辦法。
當然了,沒辦法指的是,不能直接出動人手攻擊王書輝(他們家丁打手的人數沒有復興軍多);也不能利用官員轄制王書輝(人家通著兩京內廷呢);也不能透過小吏為難王書輝(別說那些小吏不敢,就是敢這麼幹的也只有變成失蹤人口這一個下場)。但是,他們可以聯合整個荊州地區計程車紳們,一起孤立王書輝。
就這樣,在荊州士紳們的強力推動和宣傳下,整個荊州地區的各個州縣的地主、士紳和退休官員,都知道了王書輝的霸道和“邪惡”(指復興會的土地政策)。
復興軍在松滋縣面對的突發事件,就是在荊州地區計程車紳們的宣傳下,聚集在松滋縣城避災的,松滋地區的地主紳士們,對王書輝的到來做出的反應。
前往縣城執行引導災民任務的第十營第二連,除了李鳳鳴的第一排,因為沒有深入到縣城附近,而且在救人的過程中保持了足夠的警戒,所有沒有遭遇到什麼特殊的情況。但是,第二連的其他四個排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
他們先後到達縣城附近後,就被藏身災民中的本縣士紳的眼線發現。等到他們開始救災的時候,突然,一群手持兵器的不明身份武裝人員(地主們的家丁打手),從緊閉的城門中衝了出來,衝向正在救災的復興軍小隊。
戰士們的反應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在發現有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向他們衝來的時候,戰士們就立即緊急集合,排成佇列。等到幾百個家丁打手,到達戰士們的步槍射程範圍時,士兵們立即就在士官或者高階士兵的指揮下,進行了輪排連續射擊。
縣城周邊的四個方向內同時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固然,武裝人員的死亡和崩潰是一種必然。但是,災民們因為害怕和恐懼導致的大混亂,也一樣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上萬恐慌的災民,四處逃竄。不少孩子、老人和婦女在這場混亂中受傷甚至死亡。第二連連長看到這種情況,一方面就地佈置防禦方陣,一方面派出通訊兵,向指揮部報告了這個情況。
事情從來不會向著自己預定的結果發展。這是王書輝到了明朝末年,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之後得出的一個教訓。人只能努力的把事情往自己的預定目標上推動。但是,不管你做出多少努力,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總是會打破你的計劃,讓事情的發展偏離自己預定的軌道。
王書輝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是給自己確定多少看起來很美的目標,而只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做事情,儘可能的讓事情向著更好的結果發展。
就以救災這個事情來說吧。王書輝的想法是,先把難民營的建設工作做好。在這之後,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批次的把難民歸攏到難民營中。做完了這個工作之後,就可以對難民進行統一的訓練和培訓。最後,由復興會領導這些難民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王書輝從科學統籌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夠把“難民營建設”工作和“難民吸收”工作,融合起來進行;希望能把“難民培訓”工作和“災後重建”工作,融合起來進行。但是,還沒等第一批難民到來呢,突發事件就爆發了。
等到王書輝帶領著剩下的第十營的人馬到達松滋縣城,廢了很大的力氣才讓所有的,近兩萬名的難民老老實實的坐在地上的之後。王書輝得知,經過救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