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岳飛根本沒有平賊的意思,只是在消極的對付盜賊,打發時間而已,還想把這件事上奏給朝廷。
張浚惡狠狠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破口大笑,說道:“嶽侯,忠孝人也,足下何獨不知?用兵有深機,胡可易測!”
好一句忠孝人也,張浚的這一番話確實非常經典,代表著南宋朝廷對於岳飛的普遍看法。
岳飛以他的所作所為,取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認同。
這時候,張浚與岳飛是將相同心,其可敵乎!
PS:謝謝hans2006大大的打賞和支援。
第三百零六章征剿洞庭湖(二)
對於岳飛在洞庭湖取得的初步勝利,高宗皇帝非常高興,親賜岳飛御札:“近得奏,知卿已至潭州,時方盛暑,將士良勞。朕以湖湘之寇,逋誅累年,故特委卿,為且招且捕之計,欲使恩威並濟,綏靖一方。聞卿到彼,措畫得宜,朕甚嘉之。然今去防秋不遠,若此寇既平,則可以專意捍敵。更宜多算,決致成功,此朕所望於卿者。其他曲折,張浚既至軍前,可就議也。二十三日。”
這道御札中出現了兩個名詞:一是防秋;二是捍敵。
這兩個名詞都是指向同一個目標………金兵。
金兵作戰有個習慣:秋冬起兵入侵,春夏收兵回朝。
因為女真人的這個習慣,所以逼迫宋朝也必須相應地在秋天安排防禦計劃。
但問題是,如今正在與洞庭湖的水匪決戰,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提及金兵?
原來岳飛在臨安府行宮的時候,就跟皇帝提出了先除內患再驅外侮的政策。
如今皇帝忽然重提此事,一來是替岳飛打氣,讓岳飛知道,他的提議皇帝有記在心裡;二來皇帝擔心,假如岳飛被洞庭湖的水匪給羈絆住,戰事曠日持久,一旦到了秋天,當金兵南下的時候怎麼辦?
如今岳飛在高宗皇帝的眼中,是一把不折不扣、堅固耐用的保護傘。
轉眼到了五月三十日,張浚和岳飛議事,聖旨忽然降到,是召張浚還朝的,商議防秋計劃。
張浚眼看楊麼叛軍仍依險據守,一時似無可乘之隙,就對岳飛說:“浚將還矣,節使經營湖寇,已有定畫否?”
岳飛成竹在胸。從袖中取出一張地圖,展開在張浚的面前,說道:“有定畫矣。”
這些軍中樣式的地圖,張浚哪裡看得明白,只見他在地圖的前面觀察了很久,搖了搖頭,轉身對岳飛說道““浚視此寇。阻險窮絕,殆未有可投之隙。朝廷方召浚歸,議防秋。盍且罷兵,規畫上流,俟來歲徐議之。”
這個張浚竟然建議岳飛收兵,明年再來。
岳飛搖搖頭。輕輕一笑,說道:
“何待來年,都督第能為飛少留,不八日,可破賊。都督還朝,在旬日後耳。”
八天破賊,岳飛何等的豪氣!
張浚聽了。卻突然感到有些不快,心裡想道:“你岳飛是否太過狂傲了一些,我們來到這裡兩個多月,招捕、剿除的人馬還不及楊么寨中的五分之一;才八天的時間,怎麼可能完成滅賊的大事。”
於是乎,張浚對岳飛說道:“君何言之易耶?王四廂兩年尚不能成功,乃欲以八日破賊,君何言之易耶!”
事實也是這樣。王燮花了兩年的時間都沒有成功,反而一敗塗地,而岳飛說八天破賊,也似乎真有點兒戲。
八天之內別說造船隻,選器械,就算純進兵走路都很緊張。畢竟這是八百里方圓溝壑參雜的洞庭湖,範圍太大了。
岳飛見張浚不明白。就進一步解釋道:“王四廂以王師攻水寇,則難;飛以水寇攻水寇,則易。”
張浚再問:“何謂以水寇攻水寇?”
岳飛無奈,只好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