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部分 (2 / 4)

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呢?”

“朕知道你和范仲淹、杜衍、蘇舜卿政見不同,反對他們倡導的變革,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你借題發揮,肆意陷害?”

“范仲淹、杜衍、蘇舜卿欲除積弊,更應以身作則,方得民心。身為御史中丞,不求偽虛名聲,只求無愧國家。”

“蘇舜卿的爺爺曾任宰相,岳父現任宰相,門生故舊遍佈朝野,盤根錯節,牽一髮動全身,難道愛卿就不考慮影響嗎?”

“正因為他樹大根深,身世顯赫,更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御史臺既要拍蒼蠅,也敢打老虎,從重從快,法律才有尊嚴。”

宋仁宗仍在猶予:“這……”

王拱辰懇切地說:“而今官場不正之風日益猖獗,急需激濁揚清,大力整飭。如果透過此案能扭轉局面,則朝廷幸甚,百姓幸甚。要讓天下都看到,朝廷對*現象絲毫不能容忍,處置也決不手軟,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宋仁宗終於被說服,只好揮淚斬馬謖,將蘇舜卿、劉巽削職為民,其他涉案官員一律降職逐出京師,由各地安置。宰相杜衍也因態度曖昧,影響惡劣而被迫引咎辭職。

此案猶如一場廉政風暴震懾了官場,大小官員人人自危,頭上似乎懸著一把無形的寶劍,不敢越雷池半步。這對蘇舜卿等個人來說是個悲劇,但對宋王朝來說則是幸事,這幾個人的烏紗至少換來了仁宗一朝幾十年的的廉政。 。 想看書來

狄 青 擲 寶

開封市鬧市中心有條保定巷,相傳北宋名將狄青當年就居住在這條衚衕內。

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一零四九年),廣南西路(今廣西)的部族首領儂智高發動叛亂,攻佔邕州(今南寧),自稱大南國仁惠皇帝,年號景瑞,企圖與朝廷分庭抗禮。朝廷幾次徵調相鄰地區的軍隊前去*,都遭到慘敗,叛軍乘勝追擊,沿邕江而下,連破九州,氣焰囂張,揚言要進軍中原,直搗東京。

敗訊傳到京師,朝野震動。官家趙禎龍顏大怒,決心從戍邊大軍中抽調重兵南征,一舉敉平叛亂。宰相龐籍擔心,一旦邊境空虛,遼國、西夏乘我內亂之機,大舉進犯,朝廷三面作戰,處境將更加不妙。趙禎與大臣們權衡利弊,議定派遣駐守東京的禁軍南下平叛。

訊息傳開,禁軍中一片驚慌。原來,自北宋與遼國“澶淵之盟”以來,再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承平日久,不識干戈。特別是長駐繁華京師的禁軍,養尊處優,兵懶將惰,從來就沒有打過仗,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氣壯如牛,一聽說要被派到瘴癘肆虐的蠻荒之地去撕殺,個個心慌意亂,畏首畏尾。又傳說叛軍長著三頭六臂,會施妖法,所向披靡,流言蜚語,談虎色變。一時間,軍心大亂,士氣低落。

禁軍的高階將領瞭解下情,知難而退,紛紛裝病託辭,誰也不肯領兵掛帥。正當趙禎進退兩難、舉棋不定時,樞密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狄青挺身而出,主動要求領兵掛帥,南下平叛。趙禎深知他是員虎將,年富力強,善於用兵,在國家危難之際,請纓殺敵,真是難能可貴,當即任命他為南征元帥,即日出徵。

狄青是山西汾州(今汾陽)人,自幼家貧,吃糧當兵,長期駐守在西北邊境上,在與西夏的戰爭中他作戰勇敢,殺敵無數,因戰功從一個普通士兵晉升為高階將領。身份變了,本性不改,每次打仗他都身先士卒,衝殺在前。與將士同甘共苦,噓寒問暖,親如手足,在軍隊中的威望很高。他治軍很嚴,每次出征,全軍將士頭戴猙獰可怕的面具,對敵人起到威懾作用。西夏將士一聽說他的名字便退避三舍,因此兩國邊境多年平靜無事。龐籍慧眼識人,不問出身,舉薦他進京當了樞密副使。

對禁軍的現狀,狄青也略有耳聞,他下朝後,就換上便服來到禁軍營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