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部分 (3 / 4)

,由此可見一般。每逢生日,大小官員爭相獻媚,祝壽的車馬轎子在太師橋前排成長龍,堵街塞巷,等候接見。禮品堆集如山,一直襬到太師橋上。

老賊深知有權便有一切,無權就沒法生存。他一生五次入相,緊緊抱住權力不放。直到年屆八十,耳聾眼花,步履蹣跚,仍不肯退出政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掌握在這個老年痴呆症患者手中,該是多麼危險和悲哀啊!

金兵鐵蹄南下,驚破君臣迷夢。在大宋危亡的緊急關頭,趙佶被迫禪讓退位。太學生上書強烈要求朝廷嚴懲以蔡京為首的“六賊”,剛上臺的宋欽宗趙桓順應民意,將蔡京罷官,沒收家產,流放嶺南。鐘鳴鼎食之家,頃刻*雲散。市民人心大快,奔走相告,紛紛湧到太師橋上大放鞭炮,日夜不息,以至碎屑淹沒了橋面。

蔡京流放途中,猶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所有店鋪商販聽說是他,堅決拒絕向他出售飲食物品,甚至朝他吐口水,大聲責罵。他不由哀嘆道:“想不到我這樣喪失民心,以至如此下場。”

蔡京坐在押送的囚車上; 回憶一生,感慨萬端,口拈一詞: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

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

日漫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如今太師橋早已灰飛煙滅,蔡京也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太師橋見證了蔡京的榮辱興衰,由橋思人,由人及橋,值得後人深思。

珠 璣 巷

宋代東京有條著名的小街呌做珠璣巷,可是,“靖康之難” 後這條小巷完全消失了,而在廣東、江蘇和青海的許多城市卻出現了珠璣巷,這是怎麼回事呢?

珠璣巷位於京師裡城的繁華鬧市,居民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既有文人大夫,又有能工巧匠,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聚於一堂,然而鄰里和睦,親如一家,從未發生過任何糾紛,被譽為仁義之巷。

宋欽宗靖康二年 (公元一一二七年),金兵再次攻打東京,朝廷不戰而降。訊息傳到珠璣巷,人們的肺都氣炸了,各家的主事人聚在一起商量怎麼辦?大家一個心思,決不當亡囯奴,在金兵的鐵蹄下苟延殘喘。一致同意在金兵入城前,集體出逃。可是逃到哪裡去呀?許多人家世居東京,土生土長,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出過京畿地區,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所以心中一片茫然。

一位德高望眾的老者說:“北方是淪陷區,只有南逃,越遠越好,只要是金兵魔爪伸不到的地方,哪裡都行。”

一位坐姓耿的官員建議說:“我們遷到嶺南地區如何?那可是金兵鞭長莫及的地方。”

在宋代嶺南還是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也是犯罪官員貶謫和充軍發配之地,人們聞之變色。馬上有人反對:“聽說那是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我們去了怎麼活命呀?”

姓耿的官員微微笑道:“流言不足信,眼見才是實。自從唐代宰相張九齡奉旨開鑿大庾嶺,打通梅林古道以後,嶺南與內地的交通便不再困難,往來日益增多。我的表兄被劃為元佑黨人,全家發配到嶺南惠州,經常來信介紹當地的風土民情。後來大赦,他樂不思蜀,還不肯回來哩。”

一位姓查的工匠說:“我師傅年青時曾流落到嶺南,走遍各地。那裡民風撲實,物產豐富,氣候暖潤,荒田未墾,還有萬里海疆,魚肥蟹美,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前去開發。”

一位年青書生興奮地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咱們都有一技之長,在嶺南大有用武之地。”

很多人磨拳擦掌,大聲響應:“到嶺南去,創立新業!”

一位姓陳的工匠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我上有癱瘓在床的老爹,下有嗷嗷待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