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部分 (1 / 4)

張角也是苦笑:“想當初,開辦夜校,讓這些大頭兵識字唸書,並請諸多女子教授之時,不知多少我輩中人暗地裡恥笑不齒。卻不曾想到,此物竟有如此大用……嘿嘿。我張某人也算是長了一回見識……”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狄烈的這個多少有點古怪的身份問題。狄烈說自己是大漢遺民、海外島國的王子,這一點得到了朱皇后的承認,並在宗室子弟及官員士子們的面前加以肯定。所以,狄烈的這個殿下的身份算是坐實了。…;

但是,若是認為狄烈有了個王子的招牌,那些官員士子及普通百姓就會對他搖尾巴,一臉巴結或陪小心的樣子,哪就叫離譜了。在這些大宋官員及士子百姓眼裡,狄烈所說的這個叫“臺灣”的島國,大概就如同大宋周邊的那些小蕃國,如:真臘(柬埔寨)、渤泥(馬來西亞)、麻逸(菲律賓)、暹羅(泰國)等等一樣的存在,甚至比不上那些稍大一點的小國,像大理國、越李朝、朝鮮之類的國家。

那個剛剛被金國滅掉的大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足、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這種富足與文明,毫無疑問會吸引周邊許多蕃邦小國,以朝貢形式,仰慕天朝上國而來。

汴京城裡頭的百姓,別的不敢說,身為首都人(想想現在的首都人民,哪怕是掃大街的,見過的國家元首還怕少了?那種氣場只怕比外省公務員還強),這些各蕃國的使者小王之類的,又怎麼會少見了?當時大宋國民的心態,就跟現在的歐美髮達國家差不多,你就是阿拉伯王子來了,那也就是個有錢的劣等人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就是大國心態,一個普通國民也敢向別國皇儲呲牙。

無論是大宋的官員士子還是普通百姓,在他們的眼裡,一個蕃邦小國的王子,不比本國一名下縣的知縣更來得尊貴。好在狄烈還捎帶了個“大漢遺民”的尾巴,證明自家與宋人同出一源。否則只怕會被歸為那些南洋猴子一類,更不招人待見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宗室子弟及官員士子,包括狄烈手下的文武班子一口一個“殿下”地叫著,態度恭謹並不惶恐——誰會對一個與八品知縣平級的人物惶恐呢?

如此一來,狄烈的這個“王子”身份豈非雞肋?那就要看對什麼人了。雖然在宋民的眼裡,蕃國王子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但對大宋官方而言,你就得要有個對等的態度。小國再小也是國,身為天朝上國,你就不能失禮。是使者,你就得給予使者的待遇;是王子,你就得給予王儲的尊重。國力大小、個人感官是一回事,但邦交之禮卻又是另一回事。換言之,哪怕你心裡再瞧不起人家國小民寡,明面上也要把人家當做一個國的儲君來對待。

而這。就是狄烈所要的。否則,你一介白身,憑什麼在我們這些天潢貴胄、高官顯貴、高門士子面前站著說話?狄烈只是一個人而不是神,他還沒有挑戰世俗規則的能力——至少現在沒有!所以,一個平等的對話權,對他而言很重要。也正因為有了這層身份,這些宗室子弟與官員士子們。才在朱皇后的勸說下,勉強願意在他手下乾點事。好歹人家也是一個小國王子,給他辦事也不算委屈。至於人家的國已亡了。只剩一個光桿王子……這又有什麼關係?只要人家身上有那層鍍金就行了。再說了,咱們還不是一樣的亡國了?同病相憐啊,說不定會有共同語言呢……

現在狄烈的事業正值草創伊始。有太多的事要忙,暫時騰不出手來甄別這些故宋的遺老遺少們。他目前對這些人實行的方針是穩定為先、量才施用、邊用邊看、去蕪存菁。等到實力足了、人才夠了、權力穩固了,再對這些人來一次大洗牌:忠心可用的,留下來;三心二意的,趕出去;心懷不軌的,腦袋留下來,身體扔出去。…;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步,狄烈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慢慢消化自己所獲得的豐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