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其他小說>愛在桃花源原創完整版> 第15章 蕫濱搬家三才聚首 楊濤論詩二人齊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章 蕫濱搬家三才聚首 楊濤論詩二人齊同 (2 / 3)

。她拿起來翻一下,她這才明白蕫濱說的話,她又翻看書籍來。

《詩詞門徑》第五節 古體詩

古風式律詩亦稱拗律,是古風向律詩過渡階段的半格律詩。它兼有古風和律詩特點。一方面,它有古風的格調,平仄不完全合律,不講究粘對和拗舊,對杖也不嚴謹。另一方面,它又受到正在形成律詩格律影響,具有律詩的一些特點,每首八句,每首七字,每句押平聲韻,中間兩聯也用對杖,雖然不太工整。崔顥的《黃鶴樓》是古風式律詩的典型代表。

昔人已乘黃鶴去,仄平仄平平仄平

此地空餘黃鶴樓。仄仄平平平仄平

黃鶴一去不復返,平仄仄仄仄仄仄

白雲千載空悠悠。仄平平仄平平平

晴川歷歷漢陽樹,平平仄仄仄平仄

芳草萋萋鸚鵡洲。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鄉關何處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煙波江上使人愁。平平平仄仄平平

前半首不合律,第一句第四字應該是仄聲而用平聲“乘”,第六字應該用平聲而用了仄聲“鶴”;第三句第四和第五字應該是平聲而用了仄聲“去不”;第四句第五字應該是仄聲而用了平聲“空”。首聯兩處重字,失對,與頷聯又失粘;頷聯平仄失對,出句用六個仄聲,形成三仄腳;對局末尾屬於律詩避忌三平調。只有後半首才算律詩。

入律古風基本上用的是律句,而且在許多地方符合律詩的粘對規則,這是在律詩形成之後,詩人在寫古體詩時,難免不受律詩影響,有時還是詩人故意為之。但終因它不完全符合律詩要求,所以只能算是古風。例如:王勃的《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留。

這首平仄合律粘對除第七句不粘外基本合律。可以說是兩首律絕合在一起,不過其中一首是仄韻絕句罷了。這種仄韻和平韻交替,四句一換韻,到後來成為入律古風的典型。高適的《燕歌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典型的入律古風。

海珍看完,合上書本,她暗想:原來董師傅說的在書本里都能找到。於是,她又坐在火爐旁喝茶。我在手機上查閱,不更方便。

董師傅看見海珍喝茶,他不好意思起來,“我這裡太亂了,今天我剛把家搬,不想你們就來了。”

“你說的古詩在書本上全有,我不明白,為什麼崔顥的《黃鶴樓》敢與杜甫的《登高》爭第一。崔顥與李白不擅長七律,沒有杜甫,李白稱為詩聖。”海珍忙問。

“為了經濟唄,崔顥與杜甫爭論七律第一,《黃鶴樓》名氣就大,沒有爭論,上黃鶴樓的人就少。武漢教授為什麼把《黃鶴樓》排第一,明擺著為經濟。

李白不擅長七律,這是明擺事實,卻說七律不好,帶著腳鏈跳舞,李白不喜歡這種詩題,這種詩體講究格律和音韻,要求和束縛太多顯然不符合李白的性格,因此,李白寫七律很少。不懂詩的人罔顧一個事實,李白其實擅長七絕,也寫過五律,這種詩體講究格律和音韻,帶著腳鏈跳舞,難道不符合李白的性格嗎?為了給李白面子,一個臺階,其實,李白不擅長七律,這是明白的事實,我們不用諱言。寫了一千多年,擅長的人只有兩位,杜甫與李商隱。

現在人要學習七律,七律好比是珠穆朗瑪峰,只有學會寫七律,才一覽眾山小。學會七律,五律就容易多了。

我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沒有杜甫,李白不會成為詩聖的,我們只能選李商隱,因為李商隱的七律同樣出色。”董師傅邊喝著茶,邊回答海珍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