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更多像是自衛(彼得格勒有工人四十萬人,左傾的衛戍部隊也有數萬人,三千人不具備*的實力)。但他身後的臨時內閣,代表的是資產階級和地主利益。當托洛茨基主張一切權力歸於蘇維埃,土地分配給農民,提高工人待遇時,這些人的利益被觸犯了。於是內閣一再催促克倫斯基調集大軍。於是克倫斯基開始徵集汽車準備運兵進城。這才是真正準備動手了。得知訊息的托洛茨基,從他自稱的“艦長的艦樓”——他在斯摩爾尼宮的小房間,下令革命之輪啟航。於是起義爆發。起義首日的“暴力”程度,和後來的殘酷內戰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內戰時期,不算死於斑疹傷寒的三百萬人;有一千萬人死亡。)布林什維克的猶太上層: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斯維爾德洛夫,更多具有的是猶太知識分子的教授氣質,而非波羅地海水兵們的雅各賓式革命粗暴(加米涅夫聽說水兵們將反動軍官綁上石柱沉入大海,不禁大搖其頭)。同樣是猶太人的起義總指揮托洛茨基,下令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打空包彈(即小說中安娜提到的:“我們那時打的是空包彈”)。雖說炮聲隆隆,炮火映紅了涅瓦河,爆炸卻不具殺傷力。可見,“暴力”與其說天然植根於革命之中,不如說植根於人類基因之中。只是當具有毀滅基因的斯大林式冷酷,浮上革命的面容時,革命才具有了“暴力”的烙印。
如果缺乏教養和理智,現代人也不過是穿著西裝的山頂洞人,能夠將任何真理都向前推進半步(列寧語:真理向前推進半步就是謬誤)。自從哥德爾推出 “人類理性的非完備性” 定律後,人們自稱掌握真理時,就必需要謹慎了!自從哲學家們用嚴密的邏輯,卻推理出“悖論”和“佯繆”之後,人類思維的邏輯合理性變得搖搖欲墜;因此懷特海想用“數學原理”取代邏輯,羅素將數學分解到“原子層面”,推出“數理邏輯”。而海德格爾乾脆用“心理觀察”;維特根斯坦用有爭議的“詞語分析”;來取代邏輯。既然人類自恃嚴密的邏輯都不可靠,那麼很多大而統之的詞語性東西——引起金融海嘯的“經濟理論”也罷,引發十月革命的“列寧主義”也好;很可能都不是能夠“永續”的“絕對真理”了(比如:“無產階級”這一詞語,就屬於人類模糊的生活用語)。
但是,若從當時當地來看,“列寧主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像宇宙中並不存在“無窮大”,卻不妨礙“無窮大”在微積分中有其合理性一樣。“列寧主義”絕非現在某些人所謂是“暴力哲學”,是“布朗基主義”(見二零零七年二月《炎黃春秋》上《*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一文)。列寧在革命前夜寫下的《遠方的來信》《*主義與起義》《布林什維克必須奪取政權》等等文獻,絕非像某些人所說的是“暴力革命的鼻祖”。我們不妨與他在《四月提綱》中關於武力推翻沙皇的態度進行對比。那時的列寧是出離憤怒的,是對沙皇下令槍殺一千多*工人,徹底撕下“小父親”的偽善面紗的滿腔憤怒。而在《布林什維克必須奪取政權》中,更多的是意識形態的考量,是他認定的在資產階級革命基礎上,“必須繼續革命”之理論的闡述。因為遭流放(實際是很輕鬆的“流放”,不僅有不菲的補助金可以僱女傭,列寧每天還能打獵。有一次打的兔子裝滿了一船),列寧對革命形勢的千變萬化,反而沒有托洛茨基清楚,其主張也絕不比托洛茨基更“暴力”。
總之,無論從當時革命領袖們的個人素質,還是從當時的現實形勢(反動的衛戍司令部已經被臨時成立的軍事革命委員會架空)來看,十月革命算是較“溫和”的:起義首日流血不多(其它城市後來流血多一些:莫斯科犧牲了五百人)——只是在冬宮一百一十七級的大理石臺階上,發生了短促的白刃戰。克倫斯基優柔寡斷,但在最後時刻卻“毅然”決定留守冬宮,他自認為是責任所在,卻不知沒有軍隊的刺刀,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