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到天黑時分,該用晚餐的時間到了,才依依不捨的各自散開。 離去前,還都不忘反覆提醒小青子,改明兒個,可一定要再拿出來邀大夥兒玩。
8、番外一 師徒
頭一次聽到原來康熙皇竟有數十名子女時,蘇菁簡直不敢相信了。 這不能稱之為種馬,應該稱為種豬吧。 原來中國人多勢眾,是自古就由皇帝領頭鼓勵多育,難怪到了現代已經人滿為患,要開始限制呢。 蘇菁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多產皇帝,在清代歷史上都是少見的了。
"師父,我覺得,當今皇上肯定是明君!"蘇菁東張西望的,鬼鬼祟祟的確定四周無其他人後,向鄔思道發表她的看法。
"呵呵~哦?小青子也能分得出明君昏君嗎?怎樣才能算的上明君呢?" 鄔思道很好奇的反問。 當今聖上乃千古一帝,這還需要小青子這樣慎重其事的強調嗎?
"是這樣的,師父,周文王肯定是明君吧?他討伐殷商,建立周朝,安撫百姓,休養生息。" 蘇菁自信滿滿的,她要從頭說起。
"說得好! 還有呢?"
"師父,唐太宗是明君吧?您昨兒個剛跟我說起了貞觀之治。 聽說四方都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四方來朝,那肯定是明君吧?"
"沒錯! 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歷時多年,唐太宗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天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對小青子的學以致用,鄔思道是很開心的。 不久前的小青子,連古代有哪幾個朝代都迷糊著呢。
"那麼,後來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也是明君嘍?"蘇菁的尾巴都快翹起來了!
"嗯~開元初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辦事幹練果斷,不失為一明君。 小青子,你這陣子學史沒白費啊。"
"明太祖朱元璋呢?算明君嗎?"
"明太祖為人好疑,照理說算不上明君。 但他推翻蒙元□,安定了□後的凋零民生,總算是為民造福的好皇帝。" 鄔思道越答越胡塗,怎麼會從當今聖上講到明太祖呢?
"是啊! 所以我說當今皇上是明君!"蘇菁終於又繞回了對話一開始的主題。
"小青子啊,我怎麼聽不明白呢?你為什麼說皇上是明君?又為什麼列舉了剛剛那些皇帝來比啊?"鄔思道感覺頭脹腦疼。 明明他寫過的字比小青子讀過的書還來的多。 雖然這是在他不知道小青子上輩子經歷的情況下的認知,但堂堂鄔思道還是讀過萬卷書的。 可是他怎麼就是聽不懂小青子的話呢。
"師父,我一直說您算學不行,您還不信呢。 咱們來算算哦,周文王不是說有一百個兒子嗎?接下來,唐太宗生了十二個兒子,二十一個女兒。 唐玄宗更是青出於藍,有三十個兒子,二十九個女兒。 您剛不是說明太祖稍差些嗎?所以他的孩子也少些,二十六個兒子,十八個女兒。 當今皇上至今已有十八個兒子,十九個女兒,更別說他還在繼續努力當中。 可見得~~凡是明君,孩子也生的多!"
鄔思道無語。
小青子奸笑,首次成功見到師父變臉。
9、回府
蘇菁已經越來越習慣於四貝勒府的生活了。 雖然她日常接觸的除了師傅和性音大師之外,也就侷限於書房院子內的這些人。 但師傅和性音大師兩位,都是曾經長年遊走天下的人,見聞之廣實讓蘇菁佩服。 隨著一次一次的談天中,蘇菁對這位皇帝的四子感到了十分的好奇。
府內的人每每提到這位主子,都是掩不住的心驚膽跳。
墨兒曾經偷偷的警告過蘇菁:"四爺性子冷,眼裡揉不得一粒砂子。 能在院子裡伺候是咱們的福氣,但平時接觸四爺的機會也多了,做起事來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