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3 / 4)

庸雲:“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難者,是練者厭其拳之形式簡單而不良於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著形意拳術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務遠,看理偏僻,所以拳術之道理,得之甚難。中庸雲:“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即此意義也。

四則

形意拳術之道無他,神氣二者而已。丹道始終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呼吸之變化耳。拳術之道亦然,惟有鍛鍊形體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復靜也;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桓而復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煉jīng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動,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意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忘息,以致採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復煉,煉至不動,為限數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妒。此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呼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柔,隨時訊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過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與拳術並行不悖,故形意拳術,非粗率之武藝。餘恐後來練形意拳術之人,只用其後天血氣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陽之氣,故發明形意拳術之道,只此神氣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後再論拳術之詳情。

五則練形意拳術有三層之呼吸。

第一層練拳術之呼吸,將舌捲回,頂住上顎,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於呼吸,因手足動作合於規矩,是為調息之法則,亦即練jīng化氣之功夫也。

第二層練拳術之呼吸,口之開合、舌頂上顎等規則照前,惟呼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息之法則,此是息調也。前者口鼻之呼吸,不過藉此以通乎內外也。此二層之呼吸著意于丹田之內呼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練氣化神之理也。

第三層練拳術之呼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於外,二層是暗勁,有形於內。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此三種呼吸為練拳術始終本末之次序,即一氣貫通之理,自有而化無之道也。

六則

人未練拳術之先,手足動作,順其後天自然之xìng,由壯而老,以至於死。通家逆運先天,轉乾坤,扭氣機,以求長生之術。拳術亦然。起點從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轉其機,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成為三體式。其姿勢:兩足要前虛後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於其內,要純任自然虛靈之本體,由著本體再萌動練去,是為拳中純任自然之真勁,亦謂人之本xìng,又謂之丹道最初還虛之理,亦謂之明善復初之道。其三體式中之靈妙,非有真傳不能知也。內中之意思,猶丹道之點玄關、大學之言明德、孟子所謂養浩然之氣。又與河圖中五之一點,太極先天之氣相合也。

其姿勢之中,非身體兩腿站均當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規矩之法則,縮回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於內,正氣復初,血氣自然不加於其內,心中虛空,是謂之中,亦謂之道,心因此再動。丹書雲:“靜則為x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