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部分 (1 / 4)

揮盟等脛髦性�恕�

由於人口和兵力的限制,女真人與明帝國之間的幾次大決戰,像薩爾滸大戰,寧遠之戰和大淩河之戰都是傾巢而動,徵集了國中十三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全部男丁上陣。在此次八旗入關之時,由於前一階段大淩河血戰的消耗,八旗軍的總兵力已經減少到了五萬多人。即使加上漢軍旗、蒙軍旗和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同盟軍,最多也就是八萬人上下,若非關寧軍的集體倒戈,這點兵力最多也就夠武裝打劫罷了。

然後,在北直隸、山東和南直隸的一系列戰事之中,滿洲八旗又損失了數千之眾,且一時無法補充。再接下來,隨著遼東故土的整體失陷,留守關外的十多萬八旗老弱婦孺,也隨之灰飛煙滅。

等到北京之變爆發後,雖然關寧軍並不想把事情做絕,而是讓開城門,主動釋放聚居於北京城內的八旗軍家屬離開。但在沿途地主民團的頻繁襲擊和明朝降軍的倒戈叛亂之下,當時滯留在北直隸境內的旗人們還是死傷慘重,最後只有大約六成的旗人成功逃到了山東德州,得到了自己人的保護和救援。

於是,待到登州軍發動第二次濟南攻略的時候,整個大清也只剩下了三萬多比較能打的滿洲八旗兵,外加五萬多不太能打的八旗老弱婦孺,論規模大概跟蒙古草原上的一個頂級大部落相差彷彿。不過這個遷入了中原腹地的“滿洲部落”不種地也不放羊,只是一心一意地搶劫和屠殺漢人而已。

當然,除了這三萬多名八旗兵之外,皇太極的手裡還有漢軍旗、蒙軍旗、科爾沁等東蒙古部落的盟軍,以及打著大清旗幟的明朝降軍、聞香教降軍和地主鄉勇團練等武裝力量,全部加起來不下二十萬之眾。但除了蒙軍旗和漢軍旗之外,都是隻可共富貴而不可共患難的牆頭草,眼下已經變得非常之不可靠。

尤其是以科爾沁部落為首的東蒙古援軍,在確認了大清已經盡失遼東故地,連北京也換了主人,八旗殘部被困在中原進退兩難之後,原本隨駕駐紮在濟南郊外的兩萬東蒙古援軍,立刻扯掉了大清的旗幟,沒跟皇太極打一聲招呼,就果斷撕毀了盟約,拔營離開,準備跳出中原的這副爛攤子,火速返回草原老家。

在北上途中,一支科爾沁騎兵甚至還在德州洗劫了八旗眷屬的財物,一點都沒念及多年結盟的情分。

這些蒙古人想要回家,就得穿過關寧軍佔據的地盤,不過既然吳襄和祖大壽這兩個著名牆頭草,連跟喪家之犬的女真八旗都不肯撕破臉,自然也不會跟這些一心回家的蒙古騎兵死磕。所以,在跟關寧軍討價還價一番,商定了買路錢的數額之後,這些蒙古人便順利透過了長城關口,回到科爾沁草原上蟄伏了下來。

——雖然科爾沁部落這種落井下石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或者說是背信棄義,但在環境嚴酷的草原上,生存規則一貫就是這般的弱肉強食。只有足夠強大的霸主,才能得到眾多小部落的臣服和效忠,希望得到強者庇護和分享好處。反過來說,任何強者一旦露出了頹勢,接下來的命運就鐵定是眾叛親離。

不管怎麼說,東蒙古同盟部落的集體叛離,還是給了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清朝廷以沉重一擊。連帶著漢軍旗和蒙軍旗也有些不穩起來,很快就出現了零星的開小差逃亡現象。其中一部分逃亡者在山東就地當了山賊土匪,另一部分逃亡者則在關寧軍那邊找到了新工作——滿清的漢軍旗之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是被俘的關寧軍改編而來。同樣在關寧軍的編制裡,也有不少蒙古騎手的崗位。

面對著這樣一片人心惶惶的崩壞之局,焦頭爛額的皇太極,再也沒有心思跟登州軍在濟南死磕:八旗兵只剩了這麼幾萬人,而且孤懸中原得不到補充。且不說登州軍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況且就算打贏了濟南這一仗,又能怎麼樣?如果把最後的本錢也折損在了這裡,他這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