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部分 (1 / 5)

有種說法稱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迫使蘇聯與德國媾和,卻未免太誇張了一些。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職業軍官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以至於希特勒宣稱:德國陸軍元帥,在他眼中,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普通德國人而已。希特勒是不會讓他們來討論甚至決定媾和這類國家大事的。

曼施坦因最初提出所謂“反向”計劃。他相信泥濘結束後,蘇聯人會被頓涅茨盆地的經濟資源和更深遠的羅馬尼亞石油所吸引,同時為了將德軍圍殲在黑海沿岸,而繼續瓦圖京“躍進”計劃的路線,衝向第聶伯河下游。而德國人則應該主動放棄頓涅茨盆地,引誘蘇軍深入,同時把裝甲部隊集中在哈爾科夫以西,從側翼切斷蘇軍的退路,將其圍殲在亞速海沿岸。

這個計劃說白了,其實不過是哈爾科夫反擊的翻版。但蘇聯人也不會傻到連上兩次當。事實上,1943年夏季前確定下來的紅軍主攻路線,並非是曼施坦因所估計的第聶伯河下游—黑海,而是在北面直接攻打哈爾科夫,並一直撲向烏克蘭首都基輔!

好在希特勒並沒有批准曼施坦因的錯誤計劃。納粹元首自然不知道蘇聯人的實際意圖,只是他實在不願意失去頓涅茨地區。德國人剛剛修復了這裡的發電站,而且計劃大量採煤並建立軍事化學工業,放棄了實在可惜。對德國人來說,這真是所謂歪打正著。

曼施坦因只好放棄“反向”,而把精力投入了“正向”方案。1943年冬季戰局後,東線此前的大突出部都消失了,只有因為哈爾科夫戰役而造成的庫爾斯克突出部特別顯眼。曼施坦因打算和中央集團軍群採用一個聯合行動,從突出部南北兩翼實施鉗形攻勢,切斷並消滅突出部內的蘇軍,同時縮短德軍的戰線,騰出更多的機動兵力。

大概在3月10日,希特勒來給曼施坦因授勳的時候,後者就向他闡述了上述計劃。曼施坦因似乎覺得泥濘季節結束,德軍就應該立刻發動這次攻勢。但他過分低估了庫爾斯克突出部內蘇軍的實力:斯大林的預備隊,正在極力強化這個地區。

在隨後幾天內,希特勒大概都在考慮這個計劃。3月13日,他離開東線返回“狼穴”大本營。此前造訪了斯摩稜斯克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據說就是當時,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的密謀反叛分子在希特勒的座機中安置了一枚定時炸彈,但因引信失靈沒有爆炸。斯大林格勒失敗後,德國人的動搖情緒已經從前線蔓延到了後方。一些納粹黨員開始不再佩戴黨徽,也不再行納粹禮。德國居民也不再上交散發的反納粹傳單,而是藏匿起來閱讀。1943年2月,在納粹發源地的慕尼黑,一些德國大學生開始張貼“自由”和“打倒希特勒”的標語,其中一些人被捕並遭鍘刀斬首。至於老貴族和軍官團中的密謀分子,也愈發活躍起來。

種種的內外交困,無疑使希特勒變得日益謹慎。因此當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盧格向他請示夏季作戰目標時,希特勒的回答卻是:“東線維持現狀”。

但到了3月13日當晚,希特勒似乎又有了勇氣。他向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表示:“今年先小打小鬧一下,明年大舉進攻。也說不定今年就會勝利”。當天,希特勒簽署了第5號作戰命令,基於曼施坦因的方案,規定了1943年東線總的作戰目的。

命令認為,春季泥濘季節結束後,完成休整的紅軍必將再次發起進攻。德軍應該在區域性地段先發制人,迫使紅軍就範。而戰線其他地段上,則依託“預先構築特別堅固的防禦”,儘量削弱進攻蘇軍。

中央、南方集團軍群應該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合圍紅軍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

北方集團軍群,應在7月初進攻列寧格勒,為此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手頭的全部炮兵並使用最新式的進攻武器”;

希特勒的決策(2)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