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愛恨傾城大結局> 第1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部分 (1 / 5)

臨走,胡蘭成把愛玲攔在門邊,一隻胳膊撐在門上,喜滋滋地久久望著愛玲。

他的臉,正面比較橫寬,有點女人氣,而且是個市井的潑辣的女人。

愛玲不去看他。

他終於只說了一句:“你眉毛很高。”

胡蘭成走後,愛玲對姑姑說了他求婚的事——關起門來單獨相對了那麼長時間,總要對姑姑有個交代。

姑姑說:“當然你知道,在婚姻上你跟他情形不同。”

愛玲說:“我知道。”

第二天,胡蘭成破例沒來。又過了一兩個星期,連姑姑也發覺了:“有好些天沒來了。”這正是早春時節,馬路上兩行洋梧桐樹抽出了新葉,每一棵都像高舉著一盞綠點子的碗。愛玲獨自在這路上走著,心情非常輕快。這件事,該就這麼圓滿結束了吧?

——不過,也有點悵惘。

張愛玲此時的想法,很簡單。她在這一時期寫的一篇小說《年輕的時候》,有一句話,多少透露了箇中訊息——“誰不喜歡同自己喜歡的人來往呢?”

《小團圓》裡說得就更明白:“她崇拜他,為什麼不能讓他知道?等於走過的時候送一束花,像中世紀歐洲流行的戀愛一樣絕望……”

張愛玲怎麼會愛上這樣一個人?

無數她的傳記作者,都不吝筆墨,渲染了兩人的這段“執手”之愛。

——其實,這只是胡蘭成司空見慣的一段*史。

很多傳記作者,也都為張愛玲做了辯護,大概都是說:亂世裡,誰還能顧忌那麼多呢?

——不對,這是張愛玲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張愛玲個性特異,看人一貫將情趣與氣質放在首位,對胡蘭成的汙濁背景竟然毫不以為意。這是錯其一。

她自小與父親不睦,又受五四之後青年們普遍的“弒父”思想影響,有叛逆傾向。而這叛逆恰恰又針對著五四以後的新文化主潮,凡主潮主張的,她都充耳不聞。因此,在對胡蘭成的認識上,遠不如姑姑那樣警覺。這是錯其二。

甚至,她在《花凋》裡譏諷過的自民國紀元起“就沒長過歲數”的舅舅,在看待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問題上,也曾憂心忡忡:“小煐怎麼會和胡蘭成在一起呢?”

張愛玲不問政治,但日後政治卻要來問她。

如果沒有這場戀愛,那麼張愛玲無論怎樣我行我素,外部世界都奈何不得她。但是,一和胡蘭成有了關聯,她就必須接受輿論最嚴厲的評判。

她的成功與人生價值,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一旦想以自己的率性與整個現實對抗,那就只有身敗名裂。

可惜張愛玲在意氣風發之際,毫不理會這一點。

她不相信誰還能把她擊敗!

苦酒就是這樣在最甜蜜時釀成。她的“傾城之戀”, 要付出的是一生一世的代價!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塵埃裡的花凋落了(1)

張愛玲愛錯了人,這是不爭的事實。有的“張傳”作家把胡張戀寫成了“寶黛愛情”,這是因為他們不會用別的手法寫愛情,只能以才子佳人做比。

這一段亂世姻緣,實是複雜得很。

胡蘭成的闖入,對張愛玲來說,並非像流星那樣倏忽而沒,而是對她後來的人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首先一個,就是導致張愛玲創作勢頭的明顯減弱。

前面提到過,兩人的熱戀、同居,其情也熾,結果弄得“兩人都吃力”,胡蘭成只好回南京去,讓張愛玲有時間寫作。

這之後,張愛玲的寫作仍然勤奮,重頭散文聯翩而出,蔚為大觀。但在小說創作上,則明顯衰退。雖有《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出來,但豐瞻華麗的高峰期已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