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去大明湖九月份穿什麼> 第73章 總算慢慢走上正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章 總算慢慢走上正規 (1 / 2)

廣寧城外的小麥已經出芽,油菜已經播種,水稻正在育苗,再過十幾天,就可以大面積移種了。

到沈老闆那裡打零工、建房子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工程速度明顯加快,朱植也不再為移民操心房事了。

幾個頭腦靈活的山西人向張信申請在廣寧開了幾個小商鋪,準備賣些日常生活用品。

還有十幾戶移民申請了利用山邊坡地或遼澤邊進行養羊的生意。

有幾戶漁民將打的大魚供應官軍、王府,留下的小雜魚就讓自家婆娘悄悄地售賣。

張信知道後,乾脆在南鎮劃了個魚市,讓他們大大方方地售賣。

有人還悄悄養起了豬。

因為殺豬犯老朱的忌諱,朝廷嚴禁殺豬,張信不敢作主,前來請示朱植。

朱植反問道:“哪裡有人在養豬,這不是在養豕嗎?”

張信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可最善於體會領導意圖了。

還有人想承包那羊皮回收的生意,朱植沒有答應。

山貨、毛皮現在都是遼東的戰略物資,是專門留給沈家進行戰略合作的。到目前為止,沈家商號還沒有在遼東落地生根,遼王也感到臉上無光。

靖江王爺組織了個雪原劇團,給兩衛駐軍和移民們進行了多次巡迴演出,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各項生產終於慢慢走上了正規,廣寧軍民的心漸漸也安定下來了。心安之處即家鄉,不過如此吧。

就在這緊鑼密鼓的準備中,朱植難得給自己的穿越人馬放了個假,從庫房找了幾根魚竿,帶著眾人一起到東邊一條河裡去釣魚。

北方天氣比南方晚一些,此時正是大板鯽在河邊淺灘處覓食產籽的時候。用後世的炮筒,長竿短線掛蚯蚓最好釣。

一天下來,朱植、張石每人都釣了有三百多條大板鯽,張信和李喜旺也各自釣了一百多條,就連那不會釣魚的婉清、婉君,也各自釣了四十多條,在一旁服侍的兩個蒙古小丫頭則忙得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先幫誰摘魚。

朱植看手頭還比較寬裕,就讓騫義著手製定了個獎勵章程。

第一批隨遼王之國的六千四百名士兵一律獎勵五錠寶鈔,服役滿五年後可從官府領取住房一幢,五十畝旱地或四十畝水田及相應的農具,免稅三十年。服役滿八年,或服役滿五年、年滿二十二歲仍未婚配的,由官府免費為其介紹良配。

二百多戶山東來的移民,每戶可暫時分配木屋五間,如願意種地,可領五十畝耕地或四十畝水田及相應的農具,也可從事林牧副漁等行業,三年內免稅,三年後二十稅一,五年後十五稅一。

工匠們除計件獎勵外,按甲、乙、丙、丁四個等級享受住房和糧食補貼福利,其中蒯氏兄弟、趙魯、畢傑等甲等工匠均為佔地五畝的磚建別墅小院,和正五品千戶待遇相同。

百戶以上各級軍官和王府屬官除按級別享受朝廷?米外,另外每月發放五到五十錠不等的寶鈔,作為邊遠地區津貼。

百戶以上軍官家屬隨軍可以免費使用隨軍家屬房;罪臣家眷,無論從事農工樂舞,均可按天取酬,在廣寧呆滿五年後自動轉為民戶,如願在軍中擇偶,立即由樂戶改為民戶。

千戶以上武官、五品以上文官和甲等工匠發放金質紀念章,總旗以上武官、八品以上文官和乙丙二等工匠發放銀質紀念章,其他人員無論官軍吏民、男女老幼,一律發放銅質紀念章。

至於後面山西來的移民,除了房子、傢俱要自建或購買外,可以參加各衛軍墾、獲取報酬,也可在軍墾外的荒地上自行開展民墾,收穫完全自由支配。

至於農具,耕牛、種子,可向軍府租用或賒買,一年內名利息。三年內利息只要五厘,也就是百分之分。

農業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