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部分 (2 / 4)

史上只高不低,雖然記不清每年每個專案這類十分細緻的資料,但是大體的總額自己還是有印象的。

在得到這個資料的時候連德國人自己都被嚇得不輕,造艦經費中可不只有戰列艦和一等巡洋艦,二等三等巡洋艦、雷擊艦魚雷艇的數量極難統計,而人員費用、維護保養費用等其他支出更是難以計算。

這種連陸軍和海軍的情報機構都清楚的資料陛下是怎麼知道的?當然這種疑問都被約亨用推算、大概之類的搪塞之言給敷衍過去了。

但是現在比洛看到格雷那難看的臉色就明白這些資料估計**不離十了,雖然對皇帝陛下的“推測”如此準確有些好奇,但是這種情緒很快被另一種情緒所取代,那就是看著英國佬啞口無言的樣子的快感,以及英國佬的這副窘態被所有人圍觀的幸災樂禍。

這場和平會議從一開始就一點都不和平。(未完待續) “陛下您的意思是我們要裝備比350毫米口徑更大的艦炮?”提爾皮茨有些驚訝。

“沒錯。”約亨點了點頭:“三聯裝炮塔的設計和使用讓我們的戰艦擁有側舷火力達到12門艦炮,一次齊射可以投射5400千克的炮彈,我們接下來使用更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的投射能力總不能不增反降吧?”

“如果350毫米艦炮的炮彈是600千克,我們只需要9門艦炮就能達到這個標準。”提爾皮茨擔心的解釋到:“而且我們現在研製過的最大口徑的艦炮只有305毫米,一步提升太多的話那技術跨度太大導致的研製風險恐怕難以掌控。”

“9門艦炮的話你準備使用3座三聯裝炮塔嗎?阿爾弗雷德,你應該知道現在光是三聯裝305毫米艦炮的炮塔的研製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吧?”

由於新的305毫米艦炮的三聯裝炮塔使用了非共鞍獨立炮架,這導致了炮塔體積比使用共鞍炮架的炮塔體積更大,而且炮塔座圈內安裝有3個彈藥提升通道,讓每門艦炮配備一套揚彈機,這又使炮塔座圈的直徑極大,這些設計讓整個炮塔的總重量更重,轉矩也更大。

為了承受如此重量的新炮塔和如此大直徑的炮塔座圈,新的座圈軸承的直徑和承重要求都極高,對於軸承的製作工藝是巨大的挑戰,而且為了驅動如此重的炮塔和應對巨大的轉矩,新的驅動電機的功率也大幅上升,而且其他承力結構的要求也更高,正因為如此三聯裝炮塔到了德國的第三級戰列艦上才得到採用。

不過付出這樣的代價並非不值得,非共鞍獨立炮架可以讓每一門艦炮獨立俯仰,而且也增加了每一門艦炮的間距。配合中間一門艦炮延遲0。3秒擊發的延時射擊裝置,能讓三聯裝艦炮的射擊精度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準。

不要小看這個精度問題,歷史上日本海軍的扶桑級戰列艦在設計時。英國維克斯公司就曾經建議日本人學習美國人採用三聯裝炮塔,然而固執的日本人以射擊精度差為由拒絕了這一建議。堅持使用雙聯裝,最終選擇了擁有6座雙聯裝炮塔的設計。當然最後日本人自行設計出來的扶桑級極為失敗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而每門艦炮配備一套彈藥提升裝置看上去理所應當,但是歷史上奧匈帝國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三聯裝炮塔內只有2套彈藥提升裝置,導致炮塔中間的艦炮射擊速度受影響,並不能真正發揮出三聯裝的優勢。

為了能完美髮揮這樣的火力效能,新艦的設計更加完善,因此噸位也大幅提升,超過了24000噸。接近了歷史上的凱撒級的標準。歷史上德國人考察了奧匈帝國的聯合力量級之後評價認為聯合力量級的噸位如果放大到25000噸會更加優秀,現在德國的新戰艦設計倒是符合了這個標準。

因此裝備9門350毫米艦炮對德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問題,因為4座三聯裝305毫米艦炮炮塔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