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都可以大略的分成“做官的人”和“做事的人”兩種。【】兩種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做官的人”做事是為了當更大的官。“做事的人”做官是為了做更多的事。
當然了,這個時候還不存在為人民服務這樣的理想和情操。所以即使是“做事的人”做官和做事,也更多的是為了功成名就或者為家族謀利。
現任登萊巡撫孫國楨應該算是個做事的人。這從他的履歷上就能看出來了。
萬曆四十一年,浙江慈溪人孫國楨考中進士。天啟初年,擔任山東臨清道員,參與平定徐鴻孺亂有功。旋調福建巡海道參政,與福建巡撫南居益等,力主收復被荷蘭侵佔的澎湖列島。
天啟四年正月初二日,明朝水師誓師,攻打盤踞澎湖的荷蘭海軍。荷蘭軍隊拼命抵抗,相持到五月份,孫國楨親自率領數十艘戰艦馳援,並調來火器部隊,加強攻勢。至八月,荷蘭海軍司令孫克率軍向孫國楨投降,澎湖列島迴歸中國。
天啟七年,孫國楨因收復澎湖有功,升任登萊巡撫,任上積極支援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在遼東的軍事行動,為東江明軍取得“丁卯戰役”的勝利提供了後勤保障。
和袁崇煥那種只會在嘴上做功夫的文官大忽悠不同。孫國楨是整個大明朝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親自指揮過海戰,在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實踐過的文官大臣。1627年整整一年,作為登萊巡撫的孫國楨和東江鎮方面的合作都比較默契。對黨爭相當不以為然的孫國楨在1627年的日子算是比較痛快的。
不過到了1628年,一直被孫國楨所不齒的大忽悠袁崇煥靠著自己的後臺硬實憑著後面有人被崇禎皇帝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成了他的頂頭上司之後,他的痛快日子算是徹底的結束了。
因為孫國楨是靠著軍功升職,在朝廷裡沒有勢力的緣故,更因為他對東江鎮毛文龍非常的賞識,使得他和把毛文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袁崇煥關係非常惡劣。
孫國楨這個人和大明朝的一般文官還有點不一樣。大明朝的一般文官都敢於罵皇帝賺廷杖,但是面對他們自己在官場上的上司的時候,他們表現的比狗還三孫子對不起二汪了。孫國楨這個人的奇葩之處就在於,他對於皇帝的看法非常的客觀。對於皇帝,他採取的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對於他自己的上司,他卻是敢於直言抗上的。
因為這樣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那個袁崇煥大忽悠,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集中,連朝廷正式任命的重鎮總兵都可以在沒有任何依據和中央命令的情況下直接砍頭,那麼像孫國楨這樣的刺頭,就必然的要在袁崇煥那裡吃釘子,穿小鞋了。
所以從袁崇煥重新上任以來,兩者之間的衝突就越來越嚴重。雖然在登萊地面上孫國楨的下屬們都不太敢和他對著幹,但是熱愛黨爭,對排斥異己變態熱衷的東林黨人袁崇煥和袁崇煥的大後臺他的老師孫承宗都是東林黨人,卻在他們得勢的情況下大肆對孫國楨進行了打擊和彈劾。
作為一個“做事的人”,別看孫國楨也是江南地區的出身,可是他對只知道黨爭什麼正事兒也不幹的東林黨特別的厭惡。對於孫國楨來說,他認為國朝從萬曆晚年到現如今的國事越來越壞,主要的問題就出在黨爭上面,東林黨人要負主要的責任。
雖然厭惡黨爭,但是孫國楨也知道,在如今的大明朝裡,想要穩穩當當的當個官兒做點實事兒,背後沒人,不投靠個什麼勢力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所以面對如今的情況,孫國楨也知道自己在登萊巡撫的任上也幹不了多長時間了,甚至於在自己在大明朝廷裡的政治生涯離徹底的結束也不遠了。
孫國楨有時候也在想,這個登萊巡撫的位置也真正是個倒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