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部分 (3 / 5)

經出來,只有兩種窯洞設計最為合理。

實際憑藉這一條,已讓朝廷心動。

木質房冬暖夏涼,可是易遭蟲蝕,乾裂風化,必須要時常維修,又容易著火,象好一點的房屋多是磚瓦與木頭混合使用。皇宮宮殿如此,宋家房屋如此。至於普通百姓,那就是泥巴牆茅草頂,頂多是瓦頂,牆壁還是泥巴牆。唐朝名相宋璟做地方官看到城中因為木頭房易燃,改成磚瓦房,背後花了多少錢帛卻沒有銘載於史冊。磚瓦成本太貴了,並且許多磚瓦質量也不過關。

技術出來,花了一筆不菲的錢,還動用了兩百多名力役與近百名工匠,三司官吏一邊痛惜錢帛,一邊也記住了一個新名詞,試驗。但不代表著結束,高爐用磚與建房子用磚是兩樣的,必須用耐火磚,粘土磚、高鋁磚、剛玉磚,後面兩種不想了,想的是前種,得用高粘性粘土燒出粘土磚。不但高爐,焦炭爐更需要耐火磚。

這個用錢不多,接下來才是花錢的。

幾個倉庫,有許多人正在官吏帶領下製造水泥,宋九要求是寧缺勿濫,水泥質量也許不差,但導致浪費更重,成本也更高。造好了,放入倉庫。還不是花錢的地方,最花錢的地方是高爐。

高爐有了水泥還不行,不是那種高標號的水泥,想要堅固必須使用大量鋼筋混凝土結構。現在拉絲技術如此落後,那有鋼筋,只好笨辦法採用百鍊鋼的方法十煉九煉,將鐵打成鋼,再慢慢拉成各種粗細嚴重不勻的鋼筋鋼絲。但是暫時的,一旦正式這個鋼廠上馬後,就會得到大量鋼製品。這一條是最花錢的所在,若非宋九弄出火藥,又讓大臣看到威力,估計朝廷根本不會同意。

還有準備一些河砂,以及用火藥炸出來的堅硬石子。

這才是一個大工地。

宋九到處看了看,先是看了看各種材料是否合格,宋九也知道朝廷花了不少錢,但這是魚與水的關係。沒有朝廷支援這個人力與物力,私人根本就辦不到。若朝廷不支援,朝廷也得不到這個好處。

迅速開始組織人手建高爐,天漸漸更冷了,早上起來外面都開始結了一層厚厚的白霜。但人多,足夠多,先是挖深坑,打下牢固的地基,再用木排搭成腳手架,用泥袋充塞進去,搭成一個十六角形高臺,一直向天空豎起。高臺近二十丈,幾乎超過了六十米。再將幾百根特製的粗鋼筋依著高臺豎起,從下面開始往上面扎鋼網,一共十六層。宋九害怕高空作業,人會出事,讓官吏徵來大量乾草鋪在高臺周圍,真派上用場,有一人不小心摔了下來,落在乾草堆上,只受了一點兒輕傷。一輕傷一死那是不同的,與這件大事相比,人命不值錢,但有人死了,不吉利,也會讓上面的工匠擔心,這時候工匠還不習慣於高空施工,有一個膽小的工匠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居然嚇哭了。

十六道立柱,十六道橫柱,再拆掉腳手架,在外面重新搭上腳手架,開始鑄澆混凝土。

另一邊還有事務,第一是大風箱,大型高爐必須有強力的鼓風。宋九很早就在那個房屋裡做了一些試驗,在未動工之前,就在實物研發。一是將現在的風箱從長形改成圓筒形,壓縮死角,風壓足,不漏風。二是多孔鼓風。三就是利用汴水這段河流湍急特徵,製作行式水輪鼓風機。這是宋九前世跑到歐洲驢,僥倖看到過的,他記憶力好,又好奇,當時問了原理並記下。前世學到的知識多,看到的知識也多,但有許多是決對派上不用場了。朝廷也有人,當時看到便說了一句,我朝也有。宋九奇怪,後來那個官員又說不一樣。那肯定不一樣,宋朝的水力鼓風機落後多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從試驗室裡將它實用化,大型化。

最後便是關健的,鋼。

灌鋼法是一個進步,但無論是熟鐵往生鐵裡灌,或生鐵往熟鐵裡灌,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當時宋九差一點慘叫就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