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4章 靖康 (1 / 3)

趙不凡被迫遠赴海外之後,大宋向原本的軌跡迅速接近。

公元1125年秋,大宋宣和七年秋,也就是魏乘風第二次出海尋找趙不凡期間,皇帝趙佶決心扶持太子趙桓成為繼承人,便著手為他掃平前路,而身為趙不凡嫡系的北軍就成為最先被針對的物件。

燕雲路宣撫使折彥質調任河東路宣撫使,返回折家軍駐地,看似平級調動,實則被剝奪兵權。

梁山軍與兩浙路兵馬換防。

水滸軍與福建路兵馬換防。

吳階的鷹揚軍和韓世忠的虎翼軍被調至西疆,轉由西軍承擔北疆防務。

竭力上書勸諫朝廷不要妄動北軍的岳飛最慘,朝廷斥其“小臣越職,非所宜言”,革除了他的軍職與軍籍,其下兩萬神武軍被轉交給新任隴右都護劉琦統帥,駐紮在西疆的蘭州。

楊邦乂、陸登、張憲、楊沂中等趙不凡一手提拔的人也同樣在短時間內先後調離北疆。

趙不凡苦心打造的北軍自此被瓦解,竭力支援他的朝廷重臣亦隨之退散,便是朱家人都受到明裡暗裡的警告。

大宋文武大多認為此舉是內部的權力爭奪,不過是一位王爺在權力角逐裡失敗,不會對大宋帶來太大影響,但金國人不這麼認為。

調到北疆的宋軍雜亂無章,一部分來自西軍,一部分來自高俅的殿前司,一部分來自南方,根本不清楚北疆的情況,其中甚至夾雜著大量權臣安插的親信。金國人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果斷放棄往西方擴張,轉而集中兵力南侵富饒的大宋。

西逃的耶律大石因此而得以喘息,成功建立起西遼的根基。

位於大草原西北的蒙兀族同樣逃過一劫,他們趁機吸納西遷的草原部族,最終形成一個新的部落聯盟,而且推舉英勇善戰的“孛兒只斤·合不勒”為大汗。金國為安撫蒙兀人,冊封他為“蒙兀國王”。

公元1125年10月,大宋宣和七年十月,金國一面穩定草原,一面任命完顏杲為元帥南侵大宋。

西路金軍由完顏宗翰率領,攻打燕雲路西部的大同府和朔州。

東路金軍由完顏宗望率領,攻打燕雲路東部的燕京府和奉聖州。

剛剛調到北疆的宋軍毫無反抗能力,面對無敵的金國鐵騎,他們就彷如待宰的羔羊。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完顏宗望便率部攻破燕京府,且持續向南推進,郭藥師、王彥、劉壁等大量宋軍將領見識到金軍的可怕,先後選擇投降,二十幾萬宋軍頃刻化為烏有,其中單是燕京之戰就有七萬多宋軍被俘,堪稱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大宋朝廷徹底被打懵了,金國鐵騎的戰力令他們瞠目結舌,而且金人是部落文明,習慣於打到哪裡就搶到哪裡,以戰養戰,根本不需要管糧草輜重,所以他們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快到大宋朝廷根本來不及排程。

公元1126年1月,自毀長城的皇帝趙佶悔不當初,慌忙引咎退位為太上皇,並且先行逃到南京應天府避禍,太子趙桓順利登基,定年號為“靖康”。

是時完顏宗翰已率領西路金軍挺進河東路的太原府,完顏宗望則率領東路金軍渡過了黃河,正快速向東京汴梁挺進,膽戰心驚的趙桓也想南逃至應天府,但李綱認為皇帝不能在國破家亡的時候逃走,毅然攔住他的車架,最終成功將其勸回。

東京汴梁之戰是完顏宗望首次遭遇挫折,由於李綱率領大宋軍民奮勇抵抗,他始終不得寸進,而後不久,來自大宋各地的勤王兵馬先後趕到,折彥質、种師道和姚平仲等人紛紛參戰,使得宋軍總兵力多達二十幾萬,戰局自此出現轉機。

不過大宋的內部隱患亦在重壓之下連續爆發,優柔寡斷的趙桓沒有應對能力,完全不知道該聽從誰的戰術佈署,再加李邦彥等無能奸臣亂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