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一怔,“陳豨?與淮陰侯密謀反叛,響應韓王信反叛的那個陳豨?”
如果不先提韓信,馮永肯定不會想到陳豨是誰。
但如果提起韓信,那麼他就能想到一下子陳豨是誰。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陳豨,與漢初的兩個韓信都有關係。
漢初有兩個韓信。
一個就是後世皆知的兵仙韓信。
一個是被高祖皇帝封為韓王的韓信,為了與淮陰侯區分開,一般稱之為韓王信。
韓王信曾被高祖皇帝派到太原以北建國,建都晉陽,以防備匈奴。
只是當時的匈奴頭領是匈奴史上最有名的一代雄主冒頓單于,控弦之士數十萬。
韓王信之所以被封諸侯王,雖說是有戰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乃戰國時期韓襄王的後代。
面對一代雄主冒頓,韓王信自知打不過,於上書高祖皇帝,藉口說晉陽太遠,想在馬邑建都。
高祖皇帝答應了。
只是也不知韓王信是得罪了哪一路神仙,即便他已經往南邊退了,冒頓還是一路追來,在馬邑把韓王信重重包圍。
韓王信一邊向大漢救援,一邊暗地裡向冒頓求和。
高祖皇帝派大軍前往救援時,覺察到了韓王信的小動作,懷疑他有背叛大漢之心,於是派人責備他。
誰知高祖皇帝高估了韓王信的膽量,低估了自己對韓王信的積威。
韓王信被責備之後,嚇得當場就向冒頓獻出了自己的國都馬邑,投降了匈奴,甚至還與匈奴約定,一起去攻打太原。
韓王信這一降,逼得高祖皇帝親自帶兵前去平叛,韓王信最後只得北逃投奔匈奴。
韓國的地盤歸了匈奴,於是趙國就成了匈奴與大漢的前線。
當然,這個事情,是馮家的主母講給馮家家主聽的。
作為馮君侯的枕邊人,關姬自然知道馮永對北邊的鮮卑族有著超乎異常的關注,所以特意給他科普了一下歷史知識。
畢竟匈奴和鮮卑,兩者有著前後繼承的關係。
畢竟從大漢開國到現在,若要談起北方遊牧部落與大漢的關係,太原、馬邑那一帶是避不過去的。
韓王信降了匈奴,又獻了國土,逼得高祖皇帝沒有辦法,只好委任了一員大將,統領趙國和代國的邊防部隊,以防匈奴繼續南下。
這員大將,就是陳豨。
陳豨此人,曾是淮陰侯韓信的部將,兩人關係極為密切。
用馮永理解的話來說:陳豨是韓信的小迷弟,非常崇拜的那種。
當時韓信由楚王貶為列侯,困於長安,心裡自然是有怨氣的反正換了馮土鱉,他肯定是要翻桌子。
當然,這個要在諸葛老妖死了以後再翻。
所以按馮永的想法,韓信不可能沒有怨氣。
於是當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臨走前去拜訪淮陰侯的時候,韓信就以自己的慘痛經歷告訴這位老部下:只有造反才有活路啊!
陳豨答應了,答應了
你說這種小迷弟去哪找?
等陳豨得到統領北方邊地大軍的機會,就想起了老上級的諄諄教誨。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封國獻給了匈奴的韓王信,也派人過來勸說陳豨,誘使他反叛大漢。
同時南邊的老上級淮陰侯又來了一封信他,鼓勵他大膽一點,步子邁大一點。
北邊一個韓信,南邊一個韓信,都在勸他造反。
於是陳豨把心一橫,反了他的!
繼太原、馬邑那一帶成為匈奴的地盤後,第二道防線,趙國、代國等地,也淪為了叛亂之地。
這就是兩個韓信和陳豨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