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流血。
這,是為了報答李世民對他的知遇賞識之恩,但既然皇帝懷疑他的忠心,不肯納他的諫言,那他還如何留在中書門下為相?
李世民冷眼看著馬超磕頭,看著他起身,看著他躬身退下,他沒有出聲挽留。
天下人才多的是,只要他肯用,有的是人願意為他效力。
他是天子,李超和馬周只是他選的宰相,宰相當聽從天子的話,而不是他天子處處要聽宰相的話。
時隔一天。
宮門的侍衛們驚訝的又看到一位宰相光著頭出來,這一次,連紫袍都沒穿,穿著件白色中衣出來的。
昨天李超這樣出來,然後傳出李超辭相的訊息。
今天馬周又這樣出來,莫非馬周也辭相了?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馬週迴首望了一眼皇宮,眼裡盡是失落。朗聲大誦了一句詩,昨天從李超那裡看到的詩,然後落寞的走了。
中書門下。
房玄齡感覺牙疼。
“哎呦,這怎麼回事,馬周進趟宮面聖,怎麼還給辭相了。這文遠那邊還沒勸住,這邊轉眼又辭了一個。哎呦,這是弄什麼啊。”
“是啊,這都是在幹什麼啊。”杜如晦胃疼。
今年本來風調雨順啊,可怎麼著卻連著四位宰相去位呢。
宮裡。
李世民氣的直咬牙,他想不到他一手拉起來李超和馬周,居然這樣對他。兩個忘恩負義的傢伙,“王太監,召中書舍人前來。”
中書舍人遂良前來。
“草詔,詔令陳叔達為尚書令,蕭為右僕射,升大理寺少卿戴胄為戶部尚書!”
李世民真是氣了,少了張屠戶,難道朕還真要吃帶毛的豬不成。
你們不來,那朕還不用了。
遂良驚訝萬分中草擬完詔書,送給李世民過目。
“嗯,送中書門下交宰相簽署!”
中書門下,房玄齡他們正準備去見皇帝,結果就看到遂良來了。
“陛下召你去做什麼?”長孫無忌問。
遂良把草擬好的詔書遞過,長孫無忌一看之下,面色都變了。
“陳叔達為尚書令、蕭為右僕射、戴胄為戶部尚書?”
房玄齡也變色了。
這三個人,可都是反對新政的啊。雖然陳叔達後來態度有所鬆動,是改良派,而不是廢法派,但總之他們都是反對新政者。
現在皇帝這道詔書,這是要真的不留李超和馬周了?
還要用蕭陳叔達戴胄三人,這是要幹嗎?
難道因為與李超的爭執,最後還要遷連到新法。
“我去見陛下!”長孫無忌起身。
“我也去。”房玄齡也起身。
“同去。”杜如晦跟著道。
宇文士及、高士廉和楊恭仁三位宰相,互相瞧了瞧,也站了起來,他們其實倒是反對新法的,也樂於看到李超和馬周兩人去相,但現在覺得同去的好。
御書房。
房玄齡苦口婆心勸著李世民,“請陛下收回成命!”
“請陛下收回成命!”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等一起勸說。
李世民臉色鐵青。
宰相們越是如此勸,他越是心裡惱怒。
此時他才發現,這李超的聲望比他預料中的還要大的多。
“非朕不用李超,奈何李超不肯為朕所用。他一心要辭職退隱,朕又能奈何?朕給他下旨,可他拒接。難道朕還能把他綁過來,他要不願意,朕能綁來他的人,可能綁來他的心嗎?”
“陛下,臣願意再去勸勸李超。”房玄齡道。
“算了,強扭的瓜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