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回到丞相府,讓人叫來蔣琬,“公琰,吾記得漢中的馬謖曾送過來一份公文,是關於修從南鄭到陽安關,以及從南鄭到沮縣的人工石大道。”
蔣琬點頭道,“確有此事。只是當時丞相正在南征,府庫錢糧吃緊,所以向長史就拒絕了馬太守的建議。”
這個事情讓人印象很深刻,不是因為馬謖要在國庫吃緊的時候修大道。
也不是因為馬謖在公文裡極力讚揚雙南大道南鄉到南鄭的寬敞平整,還有它那驚人的運輸量。
比如人工石路可行四輪車輛,一月運輸可抵以前三四個月所運之類的。
而是因為馬謖在公文中夾送了一份計劃書。
這份計劃書,是南鄉的土木工程隊在漢中太守馬謖提出要求後,專門考察了南鄭至陽安關,還有南鄭至沮縣的路段所給出的結論。
裡頭羅列了每一里路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時間,還有錢糧,甚至還特別點明瞭特殊路段的施工要求。
可以說,只要拿到這份計劃書,修路的各種事項,一目瞭然。
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形式。
以前官府鋪橋修路,都是今天有點閒錢,就徵發民夫修一點,明日斷糧了,就停工,等以後哪天想起來了就再修。
而且所耗費的錢糧多寡基本都是看底下官吏的節操。
有節操的就用得少一些。
節操少的就用得多一些。
至於沒有節操的說不定錢糧用完了,路壓根就沒動。
楊洪當年大罵李嚴,甚至憤而辭官,就是因為他看不慣李嚴在修路修堤的時候,藉機讓人給自己大修樓宇,大搞形象工程。
南鄉土木工程隊所出的計劃書讓丞相府的人看到了一種全新的,聞所未聞的形式:錢糧到位,工程開工,給多少錢糧,就能幹多少事,不拖拉,無浪費。
更重要的是不用徵發民夫,不用耽誤農時。
而且根據雙南大道的經驗,只要沒有人為阻礙,官府組織民夫修路雖然要比直接交給南鄉土木工程隊耗費的錢糧少一些,畢竟民夫需要自帶一部分的口糧。
但南鄉土木工程隊所修的路,它不但工期短,而且質量好啊!
根據馬謖的公文來看,雙南大道不但讓行人往來,極是方便,大大縮短了南鄉與南鄭之間的往來時日。
而且它還可以行駛一種四輪大車,所載貨物,比普通馬車多了兩三倍這種四輪大車,也是南鄉的特產。
蔣琬作為丞相所培養的第二個學生,他自是知道丞相在不久的將來,要以漢中為根據,進行北伐。
若是漢中能有這等大道把陽安關、南鄭、沮縣都連線起來,再加上四輪大車,那不知要給北伐帶來多大的方便。
官府組織民夫修不了這麼好的路不說,因為農時而拖拖拉拉也不說,很多工程到了後面,還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了了之,徒耗錢糧。
南鄉土木工程隊就沒有這些問題。
而且錢糧到位後,他們就必須把活幹好朝廷的錢糧,拿到手了敢不幹活試試?那可不僅僅是燙手,還會掉腦袋。
所以當蔣琬瞭解到南鄉土木工程隊這種事情後,當時就佩服不已,差點把案几都給拍斷了。
他是去過漢中南鄉的,那條路給他的印象確實深刻無比那些寫著多生孩子多養牛羊的絳紅色布幅,誰看到誰都忘不了。
僅僅是修在南鄉縣的人工石路就已經讓人驚歎了,若是直接修到南鄭,那是何等壯觀?
要不是因為丞相正在南征,他都想再跑一趟漢中,親眼看個明明白白。
所以說馬謖不愧是丞相另眼相看的人物。
雖然他在那個時候發來這份公文,表面看起來是有些不恤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