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就越覺得是有些堵得慌。
這和心胸開不開闊沒有關係,純粹就是男人的心理,或者說是刻在雄性基因裡的本能。
你可以不嫁我,但我會證明你的選擇是錯的。
然而現實很殘酷,到目前為止,關家虎女的選擇是無比地正確:
天下人知馮明文多矣,其文被曹子建稱為開創了一代文風其軍功可堪與上大將軍相比,靠一己之力,一躍成為蜀國軍中大將。
然知孫子高者,卻多僅是因為他乃吳國太子。
當然,更重要的,也正因為他是吳國太子,所以他才更要關注馮明文。
不出意料的話,未來吳國與此人打交道的時間,極有可能會長達數十年。
所以在吳國同輩裡,出了一位可堪與馮明文相比的諸葛恪,而且還是出自東宮賓客,又是由自己向陛下舉薦。
孫登又怎麼可能不高興萬分?
再加上喝得半醉的情況下,有些忘乎所以,倒也情有可原。
畢竟當年極善隱忍的劉備,計斬楊懷高沛後,在涪城設宴作樂,宴間喝醉後,亦曾言:“今日之會,可謂樂矣!”
然後就被龐統噴了:“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這個時候自然沒有龐統,但卻有人學龐統。
看到太子已漸失態,當下就有人打斷了眾人的吹捧,大聲道:
“南中有七郡,夷人不下百萬,馮明文獻定南中之計,三年而平之。”
“丹陽不過一郡,山民不過十萬,諸葛元遜亦三年而平之。”
“以一郡比七郡,以十萬比百萬,猶敢大言馮明文不如諸葛元遜。”
“若是此言被世人所知,東宮諸位,包括太子殿下,皆成笑話矣!”
這一番話下來,猶有一盆冷水潑下來,令在座眾人的談笑聲嘎然而止。
席間頓時變得悄然無聲。
原本有些暈乎乎的孫登,立刻就清醒了過來,他定眼看去,發現此人正是太子中庶子羊衜。
心下不由地暗道原來是他,同時亦有些慚愧。
只是還沒等孫登說話,最先貶馮而揚諸葛的謝景卻已是惱羞成怒道:
“南中夷人百萬,多少白骨埋在了漢中?若是隻論殺人多寡,馮明文確實勝出多矣!”
不怪謝景反應這麼大。
因為當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
以諸葛恪為左輔都尉、張休為右弼都尉、顧譚為輔正都尉、陳表為翼正都尉,稱為“太子四友”。
而謝景、範慎、刁玄、羊衜則號為“小四友”。
時東宮號稱名士盈門。
胡綜受命作賓客名目:
超逾倫匹,則諸葛恪。精識時機,達幽究微,則顧譚。凝辨宏達,言能釋結,則謝景。究學甄微,遊夏同科,則範慎。
而羊衜卻對這些評價不屑一顧:諸葛恪才而疏,顧譚精而狠,謝景辨而浮,範慎深而狹。
故東宮賓客多是惡羊衜,平日裡沒少聯手排擠他。
不過孫登卻是深知為君之道,須得有容人之量。
故雖器重“四友”,但卻也沒有刻意冷落羊衜。
且羊衜此人,確實有真才實學。
當年隱蕃受曹叡指使,入吳國當細作,時權貴皆爭相與之交往。
甚至娶了孫魯班的全琮、娶了孫魯育的朱據,兩位主婿亦在其中。
一開始就吐槽本書裡給女人取名是雙字的讀者出來,給作者菌鞭個屍,三國男子多是單名,但女子雙字名的遍地都是
特別是朱據,大稱隱蕃有王佐之才,與之極是親善。
而羊衜則是為數不多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之一,時人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