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2部分 (4 / 5)

部司都望眼欲穿。

同時招收了三十幾名中一學子,似乎考的人達到一千多人,只錄了這三十幾人。然後是初學,同樣嚴格,二到五年級十六個班,能容納八百人,實際只招了四百人,不是人數不夠,是成績不足。要麼就是一年級滿掉了。

宋九用那個善戶又誘騙了十四萬緡錢帛,加上潘家兄弟捐助的,以及其他捐助的,一共達到二十三萬緡錢,一起衝入今年下半年河洲契股,用分紅養活書院。這是趙匡胤聽說的,其他的還有,但非是他所關心。

一共九百餘人,整齊地站在操場上。趙匡胤說了幾句話,於是山呼萬歲。

別看這小小的舉動,那是天子門生,以後出去憑藉這一條,等於就是一個很好的履歷。

學子心潮澎湃地回教室,有的學子長那麼大還是第一次看到趙匡胤。不知道他們晚上激動得能不能睡得著。趙匡胤又看著諸先生,除了梁周翰、朱昂外,又用了宋白與張去華二人為副山長,班於宋九之後,同時還有張燕二人,七個副山長,用以消除宋九烙印。同時還有三十幾名儒生,包括朱三。不過朱三在裡面資歷最淺。

餘下的先生更是五花八門,有老農,有工匠,有大夫,還有一個琴師,兩個畫匠,還有客串的管事,一些老吏,以及其他各色人等,最後就是武將,他們也多是客串的,甚至包括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馮繼業。未設什麼先生山長,高興來就來,不高興來也不強求。設不起來,誰能管住他們?

對此,發生了一些小小的爭辨,宋九隻是簡單地反駁了幾句,書院培養的是書吏,國家輔助性人才,例如老農,連糧桑漁牧都不懂,如何協助長吏治理農業。再如各管事,連商業執行模式,盈虧是否都不懂,如何合理的徵商稅。

趙匡胤都聽了出來,書院用意是培養實用性人才,國家需要這些實用性人才,當然也需要儒士,用儒家學說能鞏固國家政權,維護社會穩定。各有所需,為何要反對之。因此不置與否。

說道:“幾位山長,帶朕到處走一走。”

得參觀一下,先看試驗室,趙匡胤將它看得很重要,做得不錯,一個是普通學子試驗區,一個是特殊試驗區,也就是需要保密的試驗。宋九那個驗室多是搬到這一試驗區。它的經費也是獨立開來的,由國家與宋九共同支付,與書院無關。又看了食堂,圖書館,以及先生宿舍,與學生宿舍,皆很整齊,視窗明亮,上下四張床,兩張桌子,四把椅子,另外還有衣櫥等設施。

趙匡胤再與太學比較,然後心中覺得瑟瑟發苦。太學太寒酸了。

這時呂餘慶忽然說道:“陛下,培養一個學子得好多錢帛。”(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槐王

他終於算出來。

宋九一笑道:“是啊,培養一個學子成本有可能達到六七百緡錢,甚至更多。書院建設不提,以後一年費用也將是巨大數字。但呂相公,不用多,只要一年能培養出一個真正的人才,這個人才能為國家帶來多少回報?”

還怕呂餘慶沒反應過來,又說道:“沒有付出,那有回報,就象河洲撒下多少錢,先是撒,後就有了回報。但若不撒這個錢帛,如何能有回報?它的回報又豈是河洲相比,那是百倍千倍,甚至一個更強更富的國家。”

趙匡胤一笑。

“陛下,微臣說過善戶,何謂善戶義士,捨己救人是謂義士,平時在家鄉積善行德,推廣教育,修橋鋪路,賑災救貧,撫卹孤寡老弱,是謂善戶。微臣第一次為籌集善款,便派人放出風聲,捐款多者為善戶,有人前來捐了幾百緡錢,想得一個名額,微臣便對他說,以後高學學子名為學子,實為先生,這些學子放出去一年各商家會出多少薪酬,想要留住他們一年給五百貫錢不多吧,以後將要留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