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1部分 (3 / 5)

,大軍至白佛塔川,讓駙馬都尉蕭繼遠。太尉林八,林牙謀魯姑封鎖疆界,不讓宋朝間諜偵知訊息。又令軍中不得無故馳馬,及縱諸軍殘害南境桑果。以防激起宋朝邊境百姓怒意,紛紛頑抗,增加其南伐難度。但不是蕭燕燕好心。大戰後,遼國的殘暴又開始了。再者。若指望靠搶掠來獲得供給,說不定兵力分散。為宋軍所乘。這也說明這一戰蕭燕燕準備充分,包括糧草。

但這麼大訊息想完全隱瞞是不可能的。

趙匡義暴怒。

俺們都不進攻了,你還來進攻俺?於是在激動之下,下了一道莫明其妙的命令,讓劉廷讓率軍北伐,反攻遼國。

當然,這道命令沒有人當真,更沒有人去執行。

當日,遼軍前鋒軍跨過拒馬河,至唐興縣,這是五代的一個縣名,在宋朝沒有這個縣存在了,只剩下一個唐興寨,置順安軍,在莫州的西側,高陽關的北側。

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滿城之敗。

高陽關以西防線一共分為兩面,一段是定州,西山,北平寨,宋朝又稱為西山防線,包括滿城,多是山區。當然滿城一戰,敗得有多慘,蕭燕燕記憶猶新。另外就是保州以東到順安軍一段,包括唐興寨,這裡有三十餘里的平川,南北徑直,無險可阻,不經州縣,可以大軍長驅。所以精心謀劃後,遼國選擇從這裡撕開豁口。

兩軍於滹沱河橋相遇,非是在滹沱河上,滹沱河在唐興舊縣的東面與南面,離戰場這座橋有些遠,此橋乃是滹沱河一個支流上的木橋。木橋上看守的兵士乃是高陽關楊重進的部下,兵力少,迅速擊敗,然後遼**隊將此橋燒去,以便楊重進不能帶軍尾隨襲擊騷擾,保障大軍安全的西進。

當然,楊重進可以搭浮橋,不過這時候天寒地凍,搭浮橋十分不易。也可以從冰上強渡,然而這段支流湍息,冰塊薄,從上面強渡十分危險。等到楊重進將橋搭好了,遼軍早就順利到達目的地。

面對這個難題,楊重進留下大半軍隊防守高陽關,自己帶著一部分軍隊支援瀛州。

遼國初步實現了戰略目標,但開始不是那麼順利的。

遼國大將蕭排亞抓獲了兩名宋朝斥候,遼聖宗讓兩名斥候回滿城,招降宋軍。李繼宣立功後授崇儀使,代王繼恩為易州駐泊都監,又領五千騎兵駐戍北平寨,聞聽遼軍南下,受田重進節度,先屯於長城口,遼軍至大溝後,李繼宣進駐滿城。他會不會降?甚至他一半部下是隨宋九血戰撤出來的兵士,他們會不會降?

遼國以盧補古為主將,耶律盼為都監,蒲魯古與蕭排亞為副將,攻打滿城。結果被李繼宣一頓胖揍,甚至盧補古學習趙匡義與曹彬,先行逃跑,導致大敗,丟下了近千名死屍,遼軍撤退滿城。

但這不是遼國的主力軍隊,主力軍隊自唐興下去後,抵達滿城的南方望都了。

然而這也不要緊。

定州田重進開始行動。他主動殺入遼界,破虜軍崔翰又派出孫全照協助,攻下岐溝關,殺守城兵將千餘人,獲牛羊積聚器甲甚眾。

岐溝關重新拿下,無關緊要。當初宋九說涿州不能要,頂在尖角外面了,能佔不能守。但這個意義非同小可,只要瀛州方面能頂住遼軍的壓力,那麼這支宋軍呆在岐溝關,某種意義雖不能說切斷遼軍的後路,但卻威脅了遼軍的後路。

蕭燕燕當然不可能默視這種情況發生。

於是分兵唐河橋,兵指定州。

田重進兵進岐溝關時,讓田紹斌與勇將荊嗣坐鎮定州,兩人在北伐戰爭中表現都很出色,不過田紹斌是老將,因此成了主將。

然而這次奇蹟沒有上演,於唐河橋下田紹斌被遼軍擊敗。唐河橋失守,遼軍隨時能威脅定州城,一旦定州城失守,田重進不是堵遼軍後路了,而是成為一群無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