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至會議結束那邊一個人都沒有出現。按理說埋伏暴露之後,敵人應該趁機攻出來殺他們個措手不及才是,可為何仍然按兵不動呢?難道他們發現自己暴露後就撤走了?比卡心中冒出個自己都感覺荒誕的藉口。
在戰爭中突圍戰是最危險的一種無奈之選,因為選擇突圍就說明已經被敵人包圍,自己先站在弱勢一方。突圍要求部隊機動xìng強大,擁有足夠的敢於犧牲之人,基本要達到快、準、狠的要求。
快在於部隊必須以穿鑿式的長蛇陣勢或洶湧不絕的魚鱗陣勢,用最快速度鑿穿敵人防線,開啟一個缺口,保證後續隊友擁有集體目標;而準則是說,選擇突圍的點必須要選準,瞅準敵人陣型的薄弱之處,一刀斃命;至於狠,有兩個方面含義:其一,本就處於劣勢,弱勢方必須有必能衝出包圍的勇氣和不要命的拼勁,才能在氣勢上佔住腳跟,繼而震懾敵人,避其銳氣才有可能突圍成功;其二,則要求突圍一方找準缺口,開啟缺口後要有壯士斷腕的狠辣,突圍戰要求果斷,快刀斬亂麻,切忌拖泥帶水,一旦深陷敵圍,能救則救,不能救就要有捨棄,不然只會拖累更多隊伍成員。
突圍戰中突圍一方因為是在刀尖上跳舞,就要求隊伍分工簡單明確,還要合理安排實力不同人在隊伍中所處位置的不同。一般突圍時,隊首是撕開裂口,給隊伍打造機會的,他們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突圍的輸贏。很多突圍戰役中,往往就是率兵突圍的先頭部隊沒找準合理缺口,被敵人反包圍吞噬掉。因此,若是隊伍形成尖刀箭頭式突圍陣型,那隊首的則就是箭頭。箭頭很重要,但卻不是隊伍當中最危險的,往往利用速度強行撕裂對方防線,鑿穿敵人隊形,隊首要麼衝出去,要麼死,最危險的反而是要為後續隊員阻止敵人缺口恢復的隊腰,隊首力拼出去,撕開裂口任務完成,而他們則要頂住敵人的反撲,保證隊友透過缺口,這時候壓力最大,死傷最重。至於隊尾的則是斷後,若是需要犧牲,恐怕就要犧牲他們了。
因此,比卡將溫鋒和自己佈置在衝鋒位置,將實力最強的斑爾汗放在中間,祭祀們大都在中間輔助,而隊尾則是血組的一隊人。
距離天黑還有兩個時辰,不管敵人是決心潛伏在密林,還是已經退出,他們別無選擇,比卡一聲令下,萬馬齊喑,朝密林沖去。
踏入叢林,溫鋒和比卡一馬當先,斯墨略微靠後。三人縱馬狂奔,周圍樹木急速後退。比卡對這叢林似乎極為熟悉,他在林間道路上走了一段後突然拐入灌木叢中,帶領隊伍斜斜插入叢林深處,走的還都是沒被踏出的叢林小徑。
正疾馳而行,林間忽然不知從哪傳來數聲鳥鳴,鳴聲淒厲婉轉,帶著股悲傷的調子。比卡突然轉頭對身旁溫鋒低聲道:“敵人還沒走,至少有不少眼線在這裡面,不能大意。”
溫鋒問道:“那鳥叫?”
比卡點點頭,繼續道:“他們明顯沒料到咱們會不走大道,佈置的埋伏似乎沒起到作用。”說著,他自己臉上露出一絲嘲弄的笑意。
比卡帶隊左拐右轉,走了一頓飯的功夫,突然眼前一片開闊,溫鋒發現前方居然是個平緩的山坡。過山坡,在山丘之間穿行,樹木漸漸繁密起來,騎行的速度變得有些艱難。不過沒人這時候喊累,大家都知道,這是活命的最後一線生機。你若喊累,就只能要麼為奴,要麼被殺。
比卡又帶隊返回了林間大道,這次他們行了不過十公里又一次偏轉出去,直到來到天然湖泊前,這才帶隊沿著湖泊的河岸匆匆朝東北方向挺進。轉了幾個圈後,比卡相信,對方絕不會料定自己能走這麼一條不是當地多年在叢林討生活的人不會知道的路,即便沒有完全甩掉敵人,至少打亂了對方的很多佈置。
多餘的話他沒有再說,大家都集體保持沉默,氣氛極為沉重。好在在叢林裡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