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精彩集錦片頭> 第91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4部分 (4 / 4)

泰殿、坤寧宮為主體,東西各六宮為兩翼。最後為御花園。

皇城在禁城外圍,城牆周長二十八里,高七丈。亦有六門:正南大唐門、東轉為安左門,西轉為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承天門前有一條寬闊御道,兩旁有聯簷通脊的兩千步長廊,組成“Τ”字形巨大的廣場。廣場兩側的宮牆外,左文右武,幾乎對稱地排列著後唐帝國的主要官署,御宛、皇史宬、宮右的太液池等都圍在皇城之內。

內城又在皇城外面,城牆周長七十二里,牆高六丈,全部用堅石包砌,有九個城門:依次為東面東直門、朝陽門,南面為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為阜成門、西直門,北為德勝門、安定門。一條寬十二丈的護城河環繞九門,各以石橋與外城區相連。各設水關,內外三層,分設鐵柵。

外城牆環繞內城平北面,轉抱東西角樓。五十年前,歐巴、美斯聯軍曾自北面愛琴海的北部海灣處登陸入侵,長驅直入八百多里,攻到中都內城之下。在與歐巴、美斯聯軍大戰之後,為加強帝都城防,大唐帝國依託帝都西北面的青龍山、東北面的白虎山,修築了環抱北郊的外城。

外城全長四十八里,共有七門,均築有門樓和甕城,繞著外城挖了寬達十二丈的護城河,各設水關和鐵柵欄。於是,整個中都城的平面由南至北呈現比較工整的“凸”字圖形。

中都城由一條三十二里長的中軸線縱貫南北,為全城佈局的依據。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以禁城為中心的中都城建設,展示出自“一代天驕”柳隨風建立大唐帝國以來,縱然在“五王分唐”之後,後唐帝國仍具有強盛的國力,由帝都的建設即可窺見一斑。

數十年來,由於中都城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移民、軍隊、軍戶、工匠、流動人口不停地擴張著,整個中都城及城郊的農、工、商等各行各業發展迅速。

為建造宮殿、城垣、壇廟、宛囿等,促使建築、木製、鑿石、燒灰、琉璃等行業蓬勃興起;為提升戰備,火器工匠、軍器工匠等“軍戶”大量製造著各種軍械、火器,變化百出;手工業中的特種工藝,如景泰藍、陶瓷器製品等成為遠銷歐巴、美斯大陸的搶手商品……

後唐帝國工商業極為發達。特別是五十年前歐巴、美斯聯軍入侵之戰,雖然給帝國造成極大的損失和破壞,卻在議和之後,也開啟了華龍大陸封閉的門戶,讓眾多故步自封的華龍人開始知道愛琴海的數千裡之外,還有兩塊面積、人口不亞於華龍大陸的次大陸存在,與歐巴、美斯通商,互通有無就變成了華龍人增加財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戰爭帶來是幸運還是不幸,有時很難截然分開。

一條人工挖掘的一千多里大運河溝通了洞庭湖、中都城和愛琴海之間的各條河流,無數來自華龍大陸各國各地的物產透過陸路、或是透過玉龍江入洞庭湖、經南段大運河彙集中都城,再經大運河北段運往北面愛琴海邊的北部海灣,轉運向北方郡的重要外貿港城——營口港,再輸往從歐巴大陸、美斯大陸換回大量金幣,或是一些華龍大陸根本不出產的珍稀之物。

華龍大陸歷來有“得中都者得天下”之說。中都城位於後唐帝國中央郡的中心地帶,在中都城的四面八方,每一百里左右就有一座超過四十萬人的大城,共有十二座衛城如眾星拱月一般衛護著中都城。整個中央郡共設七府,除十二座衛城之外,還有無數中小城鎮星羅棋佈。

據後唐官方資料,僅中都城和郊區常住人口已超過兩百三十萬人,每年還有兩百多萬的流動人口。僅僅是帝國中央郡在內的帝都政治經濟圈人口超過兩千萬,歲入超過六千萬金幣,僅以稅收而論,一郡之地就比玉龍王國、金龍王國和大梁王國任何一國都強!如此戰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