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命,你為何對他有如此成見?”
“蘊生賢弟,我知道是越國公救了你我。可是你想過沒有?為何越國公來的如此及時,這說明他帶領大軍根本沒有離開啊,而是窺伺在一側,等著清兵入城擄掠之時,才突發一擊。若是他肯服從我等的命令,磚橋十萬義民又如何會被清軍擊潰,嘉定城又怎麼會被攻破,可憐了這麼多枉死的百姓啊!”侯峒曾長嘆道。
黃淳耀凝思了一下,抬頭看向侯峒曾的眼睛:“豫瞻兄你分析的很對,可是在下以為你對越國公他太過苛責了。他手中畢竟只有四千餘兵力,若是正面交戰又如何能保證擊敗清兵。況且他身為越國公左都督,官爵皆在我等之上,咱們先前拒絕他入城,又只是派了個小輩前去傳令,是咱們失禮在先,他沒有直接離開嘉定已經不錯了。而且我覺得他剛才有句話說的很對,兵者國之大事,不是坐而論道就行的。若是論打仗的本事,咱們倆加起來也不如越國公啊。”
“蘊生賢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這一切都是我的錯?”侯峒曾不滿的道:“我破家為國,帶領家人來嘉定錯了嗎?我帶領十萬義民抗清錯了嗎?既然你如此推崇任思齊,就留下來和他一起收拾殘局吧,我帶人回鄉了。”
說完之後,侯峒曾扭頭就走。
“豫瞻兄,豫瞻兄!”黃淳耀叫了幾聲,見侯峒曾不顧而卻,不由得苦笑了起來。想了想後,又反身回了官廳。
“黃前輩為何去而復返?”任思齊詫異的看著黃淳耀。
“侯大人他性情秉直,直言直語慣了,越國公您千萬別見怪。”黃淳耀先替侯峒曾道歉後,繼續道:“下官此來,是想請教一下你撤兵的真意,難道您真的放任這江南之地為滿清佔據不成?”
“怎麼?黃前輩也以為本都督是貪生怕死之人?”任思齊淡淡一笑,端起茶盞品了一口。
“哪裡的話,下官就是想知道您撤兵的真意!”
“我撤兵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打不過清兵。據我所知,杭州的八旗兵已經沿著運河南下,即將抵達蘇州。滿清在江南的兵力二十多萬,即使我崇明所有的兵力都拉來嘉定,也絕對守不住。既然守不住,又何必強守,造成兵力折損百姓送命?倒不如先行退兵,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等到清兵虛弱之時,暴起一擊,即可席捲整個江南!”
“那越國公您說的時機是?”聽了任思齊的話,黃淳耀呼吸急切了起來。
“滿洲人生於遼東苦寒之地,根本適應不了江南的溼熱氣候,我估計八旗兵最多不過兩個月就會從江南撤退,而我崇明正好趁這兩個月積蓄力量訓練士兵。等到八旗兵撤退之時,就是我崇明銳意進取之時。不過要想完成抗清大業,不是我崇明一家之事,需要眾多的忠臣義士襄助。
兵兇戰危,打仗不僅僅是打的兵力,更多的是糧餉軍械,是後勤。我崇明乃是江中孤島,島上產出尚且不能自足,所以需要更多計程車紳百姓一起相助才是。”
聽著任思齊分析形勢,黃淳耀的眼睛越來越亮,任思齊也願意結交更多計程車紳為己所用,當時吩咐下去,擺上酒菜,二人把盞而談。越談越是投機,任思齊本來就是讀書人出身,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很合黃淳耀的胃口,黃淳耀也非侯峒曾那樣的迂腐之人,提出的很多觀點讓任思齊耳目煥然一新。隨後任思齊當場委任黃淳耀為參軍,負責協助處理嘉定民事。
接下來的數日,黃淳耀替任思齊招攬了好些城中計程車紳讀書人,任思齊以越國公左都督的身份聘請他們為越國公的幕僚。
同盟會職方堂堂主閻爾梅也從崇明趕來,代替任思齊和這批士紳們結交,宣揚崇明的抗清策略。
而有了士紳們的認同,再做任何事都容易了許多。任思齊先是下令招募嘉定義民從軍,數日的功夫就新招募了兩萬新兵,以繳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