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腖�嚼叢皆丁S謔俏頤僑灘蛔√嶁炎約海�那橛卸嗝吹腦愀狻�
潑出的牛奶
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仍然在歐洲肆虐。英國的一位乳牛場的老農場主正在和新來的僱農談話,這名僱農是來幫忙照料奶牛的,以促使農場儘快從前線的損失中恢復過來。這名僱農已經學會了如何把奶牛召回牲口棚,帶它們去牛廄,餵它們食物,幫它們清洗,並且擠出鮮奶,然後把滿滿的奶桶搬到冰箱裡,再搬去攪拌。但是,他在攪拌的時候不小心潑出了一些牛奶,他感到極其不安,就試圖用水管沖洗掉那些痕跡。正當這名毫無經驗的僱農絕望地看著地上被自己弄出來的一個個白色大坑時,農場主正好走了過來。“啊,”農場主說,“我看到你乾的好事了。水一旦和牛奶摻雜在一起,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如果你只潑出了一品脫,看上去就像浪費了一加侖那麼多。而如果你潑出了一加侖,那麼看起來就會……嗯,正如你腳邊的那片汪洋大海一樣了。它洩漏了你把牛奶潑出之後所用的小把戲。關掉水管,把這些都掃進排水溝裡面去;等牛奶全部掃乾淨了之後,再用水管沖洗地面。”
僱農一開始潑出的牛奶和他用來沖洗的水混合在了一起,就全部變成了牛奶的樣子。我們的情緒也是類似的。我們竭力想要治療悲傷的行為只會讓情緒變得更悲傷,但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情緒和行為看起來像是一回事,並且不斷地鼓勵我們去改正錯誤。沒有人揮著小旗幟大聲對我們說,“等一下,你剛剛感覺到的痛苦已經不是最初的那件事引起的了。”沒有任何東西“在那裡”提醒我們,所以,無論帶著多好的初衷,我們都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精。
諷刺的是,當所有這一切發生了之後,最初引起事端的情緒卻可能早已悄悄溜走了。但是我們卻沒有注意到它的逃跑。我們忙著擺脫它,並且在掙扎的過程中製造出越來越多的痛苦。
反覆沉思總是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它只能讓我們的痛苦加劇。它是一種試圖解決自己根本無法應付的問題的盲目英雄主義。總而言之,在解決煩惱的問題上,我們需要另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
第2章 覺察是一種治療方式(8)
沉思的替代法則
如果卡羅爾在打掃房間的時候,能夠把情緒聯絡到其他方面,也許就不會跌進思考的旋渦裡面了。她可能會意識到,其實最初的情緒感受只是一陣短暫的傷感,每當和朋友一起歡度的夜晚結束,她常常會有類似的感受。朋友的離去會引起傷感。這當中並不需要挖掘更深的原因。但是我們卻不喜歡傷感,因為它很快會讓你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錯,或者有什麼缺陷;於是我們把這種現實狀態和理想狀態之間的差異交給智力去解決。由於我們無法接受痛苦的資訊本身,所以我們就試圖射死資訊的傳遞者,同時也射傷我們自己。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應對當前出現的負性情緒、記憶和思維模式。進化的過程賦予我們某種可以替代批判性思維的方法,而人類才剛剛開始意識到它的作用。它就是覺察(awareness)。
正念:覺察的種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很早就熟悉這種替代性方法的功能。只是行動模式掩蓋了它的力量。這種功能並不是透過批判性思維來實現的,而是透過覺察本身。我們把它稱做思維的存在模式。
我們不僅僅思考事物,同時也透過感官去體會它們。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和回應萬事萬物,比如鬱金香、汽車以及一陣冷風;也可以覺察到自己的經驗本身。我們對事物和情緒具有天生的直覺,不僅僅透過頭腦去了解事物,也透過心靈和感官。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覺察到自我的思維;思維並不完全是意識層面的內容。存在模式和行動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並不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