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蘇州就沒有一個村子再可以說沒有條件上了!”一位蘇州市領導聽說永聯村的事後,在全市三級幹部大會上揮動著右臂,衝臺下的幹部說,“我要的就是永聯這樣的精神!既然永聯村在蘆葦灘上都把村辦企業辦到這個水平,那麼我們全蘇州就沒有一個地方不能了!向永聯學習!”
“向永聯學習!”全蘇州上下一片呼應。永聯村靠辦軋鋼廠,比滾雪球還見效地壯大了集體經濟。有了錢,百姓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村裡很快有了自來水,昔日靠點煤油燈過日子的村民家家戶戶也有了電燈,什麼“電視村”、“電話村”……永聯樣樣走在別人的前頭。常熟的杜根根不是修了一條通向縣城的黃金致富路嗎·我們也修!於是村裡出資90萬元,修通了永聯村到張家港市區的一條30公里的公交汽車線路。城裡人能上電影院看戲,我們為什麼不能·修個更高階的電影院!孩子讀書不要錢了!老人退休也拿退休金!沙灘地上為什麼不能建個大花園·建!
哈哈,有錢的永聯村,想幹啥事就幹成啥事!不幾年,永聯村完全變成了一個田野上的花園式新農村。而鋼廠也幾年換一個樣,一直髮展到氣魄雄偉的“十里鋼城”……鋼城的大發展,又使永聯村的集體經濟如造山運動一樣不斷攀高、壯大。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5章田埂上點燃的熊熊烽火(14)
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永聯村。這也是上世紀80年代蘇州大地向全國人民展示的鄉鎮企業所帶給中國改革開放的全新的領跑式的萬千景象片斷……
1984年早春,*中央的一次重要會議——全國農村工作會議剛剛結束,2月25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顯要位置發表了一篇題為《碧溪鄉發展農副工建成新型集鎮》的報道,並且加了一段“編者按”:隨著農村商品生產的蓬勃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人脫離土地,經營、從事林牧漁等生產,並將有一部分人轉入小集鎮從事小工業和服務業。這是一個必然的歷史性進步,可為農業生產向深度廣度進軍,為改變人口和工業佈局創造有利條件,並使集鎮逐漸建設成為農村區域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建設成為農副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集散地。常熟市碧溪鄉從事社隊工業生產的農民做到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生動反映了新興集鎮的特點。碧溪鎮已成為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文明的集鎮。次日,新華社又播發了同樣加了“編者按”的長篇通訊《碧溪之路》。在那篇文章的開頭,記者對當時的碧溪鎮進行了一段現場描述,至今讀來仍讓人激動不已——新年伊始,正是農家閉門歡聚、休閒生息的時光。然而,在江蘇常熟市碧溪鄉,卻是另一番景象。清晨,通往碧溪鎮的幾條寬闊的馬路上,腳踏車的鈴聲響成一片;數以千計的人高高低低,擠擠撞撞,猶如起伏的波濤,從四面八方,向碧溪鎮滾滾而來。人們浩浩蕩蕩地湧進鎮上的布廠、羊毛衫廠、塑膠廠、針織服裝廠。路上的積雪和薄冰轉眼間被潮水般的人流沖刷了,消融了。然而,不到半個鐘頭,喧鬧的馬路上重歸於寧靜,各工廠門口的車棚裡黑壓壓地擠滿了腳踏車……記者筆下的這幅畫面,在今天看來已經沒有什麼新鮮動人之處了。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那個時代,這種情景除了像深圳那樣少數的開放城市可以看到外,在內地的城鄉是罕見的。尤其是一個鄉間小鎮,能有如此繁榮壯觀的“農民工大軍”,這不能不視為一種奇蹟!
這就是我的老家——蘇州的鄉間情形。
在那個時代,我有幾次從部隊探親回家,站在自家故宅後的那條田埂上,傍晚快收工的時候,會看到從生產大隊的廠子裡突然飛揚出一群延綿近一里路長的、騎著腳踏車的年輕繡娘們下班回家的情景。那景象很好看。姑娘們個個穿得漂亮,而且肩上似乎還無一例外地披著那種用來遮擋陽光的紗綢,隨著腳踏車的飛動,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