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1部分 (4 / 5)

了,今日此時,便拼著性命不在,他也要把事情問個明白。

大雪撲面而來,盧雲卻是越奔越快,沿著茶堂後的小徑奔出,只見雪地裡有著足跡,正是瓊芳踩出來的,盧雲急起直追,奔過了小徑,面前卻多了一道矮牆,一個縱躍,便已翻了過去,霎時之間,竹林碧濤,迎面而來,登讓他“啊”了一聲,忍不住怔怔停下腳來。

時令彷彿到了夏至,來到了江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綠竹,正是紅螺三景之一的“御竹林”。相傳這片竹林是蒙古人自南方移栽而來的,由韃虜胡皇親手栽下,沒想到卻意外在北國寒地裡活下,從此成為紅螺奇景之一。

滿天霜雪,可乍見了這片竹林,去彷彿重溫揚州時光,盧雲邊走邊瞧,忽見林裡有座房舍,門口卻有一行足跡,忙奔了過去,卻聽屋裡傳來話聲:“胡寺卿,你以為此事應該如何?”

盧雲微感失望,自知看錯了地方,正要離開,又聽道:“霸州新敗,我‘臨徽德慶’責無旁貸,本王願向皇上請罪!可今早二哥戰死,卻屬禍起蕭牆,非戰之罪!胡寺卿!你是大理寺的頭兒,本王今兒請你摘奸發伏,望你念在天下萬民的份上,能出面主持公道!”

盧雲心下一醒,已知說話之人便是勤王軍首腦之一、方才帶兵入寺的德王爺。

皇城門一場大戰,上震朝廷,下懾萬民,當時大敵當前,“慶王爺”卻臨陣退縮,抱頭鼠竄,亂軍闖向城門之時,竟害死了“勤王軍大都督”徽王朱祁,如今當是在算總帳了。

盧雲本還急於離開,一聽此間涉及天下大局,卻反而掩身過去,來到牆下,俯身竊聽。

屋中腳步來回,計有二人徘徊走動,屋角處卻還藏有呼吸聲,一吐一納,低緩有力,當是一位內家煉氣士,想來功力不弱,盧雲便加倍壓低了呼吸,以免暴露身藏。

腳步聲來來回回,那“胡寺卿”卻始終不發一語,聽那德王爺催促道:“寺卿大人,如今火燒眉毛了,朝廷主戰主和,兩派吵得不可交開,你位居大理寺寺卿,卻怎地一聲不吭?你若擔憂慶王日後挾怨報復?不妨坦率說出來!”

聽得德王爺百般催促,言下已有責怪之意,那“胡寺卿”終於開口了:“王爺何出此言?胡某若是怕事之人,當年如何敢得罪江充?家母又怎會為暴民所殺?這些往事,您也該知道的。”

聽得這席話,盧雲心下恍然:“我道這寺卿是誰?原來是他,胡志孝。”

景泰年間有位名士,曾與劉敬交好,屢番直言上疏,以致遭江充遷怒,家中橫生大禍,這便是當時的“禮部尚書”胡志孝,此人還有個探花弟弟,便是與盧雲同科的胡志廉,沒想十年過去,當年的“胡尚書”已改坐刑席,成了堂堂的大理寺卿。

胡志孝語氣帶了不滿,那德王爺便又軟下了口氣:“寺卿大人,便算本王錯怪你吧,可你自己怎不想想,你當年連江充也不放眼裡了,現在不過參個慶王,卻還顧忌什麼?我看這樣吧,這回彈劾上疏,我也不讓你一個人擔當,本王陪你一同署名便是了。”

此番勤王軍新敗,本想這“臨徽德慶”推委卸責,定會吧罪過一發推給“正統軍”,以免朝廷追究,豈料這德王爺竟是秉公仗義,居然要上書朝廷,公開彈劾自己的親兄弟了?盧雲心裡不由有些敬佩:“好個德王爺,這般大義滅親,天下幾人能夠?”

正肅然起敬間,卻聽胡志孝嘆道:“王爺啊王爺,百姓常說:‘打虎還須親兄弟’,您此番拼了命的參劾自家人,究竟圖的是大義滅親?還是求得是壯士斷腕?可真讓老臣看不明白了。”

德王爺大怒道:“你說什麼?”砰地一聲,一掌拍上了桌,震得茶碗喀喀作響,想是動上了怒。盧雲聽在耳裡,卻是恍然大悟,一時暗罵自己糊塗。

天下沒有不敗的兵馬,卻有不倒的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