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工作的林工程師也被迷到了,好了,讓我們拉開鏡頭,看一看這宏偉的一幕吧。”
隨著鏡頭的拉昇”整個工作場地一目瞭然,光是這一根支柱架就大得不可思議,幾乎堪比希望號級主戰艦的大小了,不過相比之下,這根金屬支柱的重量,或者說金屬質量卻只有那些主戰艦的五分之一左右,因為這金屬柱根本不是實心的,這並非是偷工減料,誰人敢拿崑崙做豆腐渣工程?一百個腦袋都不夠姚源殺的,這其實是人類步入三級宇宙文明後,根據能量最最佳化科技,所設計出來的內部空洞型金屬,事實上地球上就有許多類似的造物……”譬如欄杆,道路兩旁的圍欄等等,中間空型的金屬條往往比實心的更具強韌度。
人類母艦崑崙的設計,早在十多年前便已經有人提及,當時已經由許多知名的工程師進行了初步設計,而直到人類到達新太陽系為止,崑崙的設計方案又被拿了出來,不過卻是幾經波折,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人類科技的進步速度實在是太快,這樣的科技進步速度,簡直讓一些老人們想到了曾經地球時代的二十世紀末期,二十一世紀初期時代,那時候科技的更新換代是用月份來計算的,彷彿每一個月都可能會出現點新的什麼,那是人類科技的黃金年月。
這樣的科技井噴式爆發自然讓人喜悅,人類也算是徹底進入了三級文明層次了,基本上遇到宇宙中百分之八十的文明是不用再害怕什麼了,不會再如以前才離開地球時,那怕遇到一個二級衰退文明也要面臨滅族危險。
但是這樣的科技井噴式爆發……”卻是讓崑崙的設計者們心頭莫名火大,因為科技的進步速度太快,在人類歷石年時,隨著姚源宣佈新太陽系計劃第一步完成,在人類歷出年下半年時,崑崙建設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但是隨著科技的井噴式爆發,直到人類歷刀年為止,崑崙建設新計剛才終於確定,事實上,那怕直到現在的人類歷3抖時,崑崙的設計依然偶有修改,而將崑崙設計完成時,其思路也是如此,崑崙是一種極具包容思想製造而成的母艦,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它也將逐漸的更為完善。
這一期的探索節目在拍攝完成後的第三天播出了,頓時在明月之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畢竟一直以來崑崙的建設都處於B級保密程度範圍,而且其建設基地也位於明月的背後面,普通民眾沒可能去到那裡,一直以來彷彿都處於迷霧裡一樣,直到這時,民眾們才總算知道了那所謂“母艦”二字的含義,那是一個文明的最高科技體現,是可以承載一個文明航行於宇宙中上千年不補給的奇蹟。
新設計的崑崙號,全高八十八萬米,全長六十七萬米,全寬四十九萬米,比最初設計的全高六十七萬四千餘米,全長五十四萬餘米,全寬三十餘萬米還要大了許多,內部擁有超巨型氫聚合電漿反應堆四十二座,每一座單位時間內的能量,幾乎相當於前地球時期的地球總髮電量集合,另有大大小小的各類民用反應堆一百餘處,全供能狀態時,足以讓崑崙及希望號大小的艦船共計一千六百餘艘一起空間躍遷。
崑崙內部擁有大小社群共計一萬六千三百七十餘處,每處社群都擁有完整的生活設施及服務設施,每一處社群都可以供十萬人居住,光這裡合計就可以容納十六億多人口,而且這還是最最最寬鬆的計算方法,事實上,每一處社群的飽和容納度是五十萬人,而且整個崑崙除了社群以外,還有十六個野生動物園,四十一處大型商業城區,一百六十多處軍事相關部門,以及幾乎是人口居住面積相當的農業副產品生產基地,可以這樣說,崑崙已經是現在許多民眾想也不敢想的科技奇蹟了!
同時,崑崙擁有最尖端的三級宇宙文明武器造物,除了三百多座鎮魂曲副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