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還是說正事吧。
因此他開始進奏,也沒有一個奏摺,早想好了。他說道:“啟稟太后,臣還是說過,京城乃是國家根本。上次僥倖得以保全,可是幕後之人並沒有找出來。因此必須禁止各個皇室不得與禁兵溝通。”
“準!”這一條說到劉娥心裡面去了。她現在也知道石堅命梅道嘉機速房的密探監視各個皇室。但這事兒不能擺在檯面上說,石堅也逾權了。可為了國家好,她還命皇城司的人主動配合。
沒有了禁兵,這個人拿什麼來玩。
石堅再一次說道:“還有禁兵,上次克己之亂,說明禁兵軍紀松馳,可是到了戰場上戰鬥力,太后也聽說過了。因此必須整頓,讓他們不斷換防,而且到戰場上交戰,這樣一是防止軍隊久在一地,讓某個人有心利用。二也是增強戰鬥力,一旦京城有事,不致於這些人不如一隻兔子。”
劉娥說道:“可是這要花費巨資。”
京城幾十萬禁軍,如果按照石堅所說回撥動筆費用可不是小數字。
石堅搖頭,說:“太后,有些帳不是這樣算的。京城禁兵是用來做什麼的,來拱衛京城的。所以才供養這麼多禁兵。但如果不整頓,這個目標就失去了。不要說到戰場上,只要臣帶上五千精兵,就可以將京城幾十萬禁軍擊潰。”
他說的可不是假話果象他手下那三萬人中,挑選五千人來,不要用計策,直接就可以將他們全軍覆沒。太沒用了。可別人不是這樣想多人無語,你五千人要這些禁兵,連幾十萬契丹大軍,都讓
了。這好比麼?
石堅說道:“兵貴精而不貴多。只要京城禁兵有十萬精兵悍卒,加上京城城牆高大,武器儲備重多,臣相信就是契丹攻到京城城下會束手無策。反之,都有可能臨陣脫逃者臨陣倒戈。”
石堅對於宋朝相位空懸的事早有耳聞。朝廷什麼用意他也清楚,因此他也想過許多問題朝的三大弊病,冗兵、冗官、冗費必須要改革。而這次對禁兵的下手,正是吹響第一個號角。
他再次說道:“至於費用,太后不用擔心。臣早先說過必須裁剪四分之一兵力。這些士兵放在禁軍中間,不是增強戰鬥力,反而將一些模稜兩可計程車兵帶壞。象這次克己的叛變,可以說明這一點。臣不要你為宋朝浴血奮戰,可你得不要造反吧。”
石堅扣了一頂造反的大帽子,本來大臣就讓石堅的以飆嚇著了,這回更沒有人與他較真。
其實這次劉娥了邢州一次,她也看到了石堅帶去的五千士兵,還剩下的幾百人。如果論威嚴,他們未必比得上京城的禁兵,但就是她也可以從這幾乎所有都帶傷,甚至許多人殘廢計程車兵身上看到了一種殺氣。
但她明白石堅豈止是減這四分之一禁兵那麼簡單。如果禁兵或者說還是駐紮在禁城的禁軍,減去了四分之一,就不要說各地的廂兵,這些數字比禁兵更龐大。然而這一次動亂中,這些廂兵連窩囊廢都不能稱得上,除了少數珍稀如同大熊貓一樣計程車兵外,其餘計程車兵一觸就崩。這還算好的,有計程車兵還主動投降敵人。
然而這項改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如士兵的安置,這可是一筆龐大的費用,以及頭痛的事。你不能讓這些士兵不做事吧。可他們本事沒有,禍害人挺行。其實一旦宋朝經濟走上正軌,還是嚴重缺乏勞動力。但如果工作不舒服,你別想把他們打發了。還不能急,否則有可能就引起士兵譁變。當然,如果石堅將這一件事做成了,就足以稱得上名相了。
石堅這也是霸王硬上,這一次正好借這次他們暴露出來的孬種樣子,順勢將這件事推動下去。還有一點,那就是他馬上就要推出拍賣的幾大礦藏,這些礦藏為了迅速吸引商人的資金,大多數還在國內。這是一條,還有一條,他回來之前就聽到糧食雜交技術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