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先帝登基時,宸國還是一個小國,疆土並不遼闊,因此先帝登基後,除了當初和他爭奪王位的幾名弟兄被他殺死外,就剩了永親王還活著,宸國太小,不可能將他分封出去,因此就封了個侯爺的職位留在了郢城。再後來,隨著慕容懿在疆場上展現出來的才華,宸國的疆土不斷擴大,先帝也去王位稱帝,號德元。而永親候則改立為永親王。
只是那時先帝子嗣稀少,先帝身體日益孱弱,攝政王一方勢大,先帝不放心自己死後將宗正帝交給攝政王一人輔佐,故此,就沒有將永親王分封出去,而是仍然留在京城,用來牽制慕容懿。
而老廉親王是先帝的叔父,現任廉親王是先帝的堂兄弟,在血脈上也算是皇室的近支。
除了廉親王府和永親王府,雖然還有幾座黃埔血統的郡王府,卻早就是黃埔嫡系一族不知道分出去多遠的旁支血脈了,不過庇賴祖蔭,空有郡王府的俸祿,卻沒有任何實權,混吃等死的過日子罷了。
因此,張毅回答時,只提了廉親王府和永親王府,其餘的提都沒提。
“永親王不理朝政了?”張太后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廉親王是個懦弱無能不管事的,她所能依賴的只有永親王府,沒想到永親王府竟然也不管事了!心裡隱隱有些後悔,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好好提拔一下其他幾個旁支的黃埔血脈了,畢竟血濃於水,總好過現在出了事,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
後悔也只是一瞬間,現在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沉溺於過去!太后心裡面給自己提提神,接著問:“那龍虎將軍呢?龍虎將軍有什麼說的?”龍虎將軍可是皇后的嫡親祖父,總不能坐視不理吧?
提起黃世坤,張毅臉色多了一抹怒氣:“這個老匹夫!皇上的事情一捅出來,他就立刻隱退辭官了!也虧了我們當初為了他的孫女百般委屈佳蕊,甚至連佳蕊的孩子都被皇上打掉了!若是還有個孩子在,便是皇上被圈禁,我們也有希望!”若是佳蕊生下的是個男孩,一旦黃埔晨鳴被廢,這個孩子則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子,孩子的母親張佳蕊理應為立為太后,他做為太后的父親,想要監國也不是不行!這麼一想,張毅心疼的都要滴血了。
“誰知皇帝當初怎麼那麼糊塗!旁人再親,哪有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親!佳蕊好歹是他的表妹,無論何時張家都會站在他身後…”提起張佳蕊被打掉的孩子,太后眼中也多了一抹心疼與怒火,幸虧她哥哥鎮國公是個明理的,不然,早就因為這個孩子和皇帝生分了,哪裡還會現在還在這裡為皇帝著急上火,倒是那個狼心狗肺的黃家!太后眼中劃過一抹狠厲,“既然黃世坤辭官隱退了,皇后的父親又早已身死,皇后也就沒有必要再佔著那個位置不鬆手了!不若讓她早些病逝,也好騰出位置來迎接新人!”
張毅一驚:“太后的意思是?”他這個妹妹一向心思縝密,手段狠辣,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有了決定。
“朝中大臣之所以與攝政王沆瀣一氣,不過是因為攝政王給的他們好處多一些。但是,再多的好處能有皇后之位,未來天子的外家吸引人麼?只要他們想讓自己的女兒入住中宮,就要反抗慕容懿,到時候哥哥再在後面運作一番,不愁皇上的圈禁不會解除。”太后緩緩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眉眼間是毫不掩飾的得意與堅定。
張毅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太后的意圖,點頭而笑:“太后此計甚妙!歐陽文忠曾言道‘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今太后丟擲皇后之位為餌,不怕他們不上鉤。一旦他們有所意動,我再從後面策劃,說不定放出皇上的同時,還能狠狠的咬慕容懿一口。”
太后點頭:“話雖如此,但只此一事,那些大臣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