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狙擊南宋百度百科> 第30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4部分 (4 / 5)

烈反對狄烈封王。

宗室人物裡,原濟王趙栩、永安縣公趙儆、項城伯趙供等人,便屬此類;其中信王趙榛,更是一星級人物。這些人,都屬於保密局重點監控的人物。趙榛在皇宮活動時,密探無法進入監控,故而未能掌握他的行蹤。而趙榛被監控了近一年,再笨也能察覺到,故而在行動當夜,猝然發難,與僕役小廝一起,將監視他的密探擊倒。

由於狄烈大婚,長安城聚集了天樞勢力內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文臣武將,這使得保密局的工作量劇增。人手短缺,顧此失彼。結果等保密局發現這密探失蹤,費好一番手腳找到密探屍體時,一切都已晚了……

在八月份時,狄烈曾下達了可自由返回南朝的開禁令,二星以下的宗室與官員,甚至包括部分三星官員,大部分選擇離開天樞南歸。但無論在什麼時代,總有這樣的人——不認同你的理念,不認可你這個上司。卻又舍不下手裡的飯碗。該走不走,怪話不斷,最終成為一鍋好湯中的老鼠屎。

狄烈給阿術下達的命令非常明確:不擴大、不株連、不枉不縱、有禮有節,將二星以下的老鼠屎一鍋端。正好。名單上大多數人正齊聚長安祝賀。都不用緹騎四出。直接拿人就行。

這群上了黑名單的傢伙,那個沒有一屁股的屎?保密局的檔案室裡,隨便都可以抽出一沓沓這些人曾經攻擊狄烈本人與天樞城政策的罪狀。只是大宋向來不因言獲罪。天樞勢力也講究言論自由,缺乏一個適合的籍口,不便動手而已。

如今,趙榛刺王事件,正可成為清洗天樞政壇的最好籍口。

先從與信王有關的二星以下宗室與官員下手,所有平日對狄烈不滿的言辭,在這非常時期,全部成為心懷怨望、圖謀不軌的證據。罪證上交,引起淵聖皇后與軍方的極大憤概,朝野上下,極力要求嚴懲不貸。

保密局趁熱打鐵,不斷將範圍擴大,網越收越緊,逐一將二星以下宗室官員全部囊括進來,一網打盡。僅僅只用了五天,就完成了狄烈要求的“大掃除”。最難得的是,沒有引發朝局與軍隊的大動盪,甚至連長安城都沒戒嚴,百姓生活如常,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放在過去任何一個朝代,象這樣滿城抓捕近百名官員,早已鬧得滿城風雨,觀者如潮,人心惶惶了。而狄烈採取的人性化逮捕行動,則將這種負面影響,降至最低,行動結束,人心猶安。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斐然成效,除了保密局資料齊備、證據確鑿,確保了抓捕的準確即時,更重要的是狄烈做為一個後來者,有太多的歷史經驗教訓可借鑑——往後推三百年,廠衛鷹犬之害;再推八百年,有整風之痛。這些,都是深刻的教訓,須引起足夠的警惕。

保密局雖然好用,卻是一把雙刃劍。戰爭時期,不得以而用之;到了和平時期,就得小心使用,以免傷人傷己。所以狄烈始終未授予保密局執法權。換而言之,保密局的密探,只有偵查權,無執法權。若要執法,只有兩個途徑:秘密執法,須狄烈親自簽署命令,狄烈若不在帝都,則由張角與阿術聯名簽署;公開執法,則請長安府縣衙門配合,出動衙役。

如此次大搜捕,便是保密局與長安府縣各衙門聯合行動的結果。

打擊一批,震懾一批,不擴大、不株連——也就相當於給保密局這把利劍套上了鞘,以免亂斬亂刺,割除了腐肉的同時,也傷害了好皮肉。

從結果看來,行動很成功,狄烈還算滿意。

宗室文臣的處理很痛快、很迅速,但涉及到軍隊的,就不能不慎重了。

十一月初,兩名身負特殊使命的使者,從長安出發,前往駐守於延安府的五馬師師部,以及駐守於臨潼的第五整編師師部。

兩日後,第五整編師第十四混成旅旅長、車騎中郎將趙能,以家中高堂年事已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