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8頁 (2 / 2)

佔良田,修園池,蓄聲妓,誰也不肯為國事賣命出力。本來,在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三人中,張士誠佔著的是最富庶的江南之地,經濟實力最為強大,可在戰場的角逐中,卻是張士誠部最為顢頇和怯懦,這不能不和張氏兄弟在蘇州的腐化奢靡有關。特別是這個後當了丞相的張士信,任用黃敬夫、蔡文彥、葉德新三個參軍為心腹,弄權舞弊,蠱惑視聽,把持政柄,更使政局腐敗,上下離心。當時蘇州有民謠雲:&ldo;丞相作事業,專憑黃蔡葉,一朝西風起,乾癟!&rdo;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當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之際,對丟掉大周之王的頭銜而只當一個太尉一直耿耿於懷的張士誠卻又和元朝廷討價還價起來。這年九月,他逼迫要挾元朝廷封他為王,元朝廷不予答覆。張士誠便又改國號為吳,自稱吳王,並宣佈停止運糧至大都。頗為有趣的是,幾年前已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的朱元璋在張士誠自封為吳王的第二年‐‐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也自封為吳王,並置百官,初步搭成了大明朝廷的骨架。

在陳友諒這股力量已從政治舞臺上消失之際,江南的兩個吳王,少不得要有一番角逐。磨擦了多年的兩個老對手,都不約而同地把戰事在江北、淮東展開。然而,在吳之腹地‐‐蘇州,卻依然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沈萬三還是蟄伏在老家周莊小鎮上,這倒不是為了逃避張士誠的勒索、搜刮,而是因為這些年,他憑藉那已打通了的海上通道,每年都要派人從劉家港出航南洋。靠金錢鋪路的力量,他在張士誠部屬、方國珍的水師、元官兵以及海上的各種力量之間遊刃有餘。出航海上這麼些年,除了一次海上風暴,沉了幾艘船外,倒也沒出過什麼大的紕漏。由於蟄伏周莊,這些年,沈萬三雖說是竭力使自己不顯山不露水地賺錢,但畢竟聚寶盆的傳說流傳太廣,人們雖說並不知曉沈萬三到底聚斂了多少財富,但都把他看成是邁左腳、左腳邊是金,邁右腳、右腳邊是銀的財神爺了。只有沈萬三自己知道,他那已不下二十萬萬兩銀子的財富是如何聚斂起來的。資料引見《梅圃餘談》:&ldo;太祖大怒,胡藍誅,遂逮萬三戳於水西門外,沒其資,得二十萬萬。&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