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玄幻魔法>大秦我為鬼谷傳人> 第34章 稷下學宮:仁者無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章 稷下學宮:仁者無敵 (2 / 4)

興趣。”

荀子:“大王此言差矣。儒者效法先王,注重禮義。若任用儒者治國,可使政務井井有條。即便不受重用,儒者亦會順從為臣。且儒者強調道德自律,貧窮時不奪不義之財,無地時亦明國家大義。其精通治國之道,大則可治國,小則可修身。”

贏垚:“先生對秦國的所見所感如何?”

荀子:“秦國地理環境優越,民眾質樸,官員勤懇。然秦政僅為霸者之治,非王者之治,荀子:“尚存改進之空間。秦政過於注重富國強兵之術,而忽視仁義之術。長此以往,秦國雖強,亦有憂患。”

贏垚:“先生一直強調仁義之兵,然秦國非仁義之兵,卻能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先生作何解釋?”

荀子:“做事需明本末源流。決定戰爭勝負之關鍵在於政事,而將帥、軍隊乃末節。仁義乃政事之本,若君以仁義施政愛民,百姓必願為君效死。商湯流放夏桀,非只在鳴條之戰,其勝因早在施王政時便已種下。周武王誅殺商紂,亦非僅靠甲子日牧野之戰,其勝因在周朝之管理與日常治理中便已顯現。故治國不可唯重權謀,而棄仁義、禮義。權謀可得一時之勝,仁義則可保國家長久。”

贏垚:“先生所言甚是。當深思之。先生以為,秦國當如何改進?”

荀子:“秦國當節制武力,任用儒者,參與國政治理,明辨是非曲直,講求國家信用。如此,秦國無需頻繁征戰,亦可使諸侯歸順。”

贏垚:“荀卿,你如何看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

荀子:“此言之意,乃是人在困境中方能成長,而安逸則會招致滅亡。”

贏垚:“誠然,猶如舜發於畎畝,傅說舉於版築,皆是歷經磨難方得成就。”

荀子:“正是如此。苦難磨練心志,使人堅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能激發潛力。”

贏垚:“然而,人常犯錯,而後能改,亦是成長之道。”

荀子:“沒錯,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面對困境,需反思自省,方能有所作為。”

贏垚:“若國家無內外之憂,是否易走向衰敗?”

荀子:“的確,無法家拂士,無敵國外患,國家難以長久。憂患意識乃治國之要。”

贏垚:“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實乃至理名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體現了“憂患”與“安樂”之間的辯證關係。

“憂患”指的是艱難困苦、憂慮禍患等困境和挑戰,而“安樂”則表示安逸、舒適、享受等狀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在憂患的環境中能夠生存和發展,而在安樂的環境中則容易走向衰敗和滅亡。

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憂患”和“安樂”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憂患”可以激發人們的鬥志和進取精神,促使人們不斷努力、拼搏,從而在困境中獲得成長和進步。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人們會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它們,鍛鍊自己的能力和意志,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例如,一個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奮鬥,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安樂”則容易讓人失去警惕和進取心,變得懶惰和消沉。長期處於舒適的環境中,人們可能會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失去對未來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這種情況下,一旦遇到外部的衝擊或變化,就可能無法應對,導致失敗和滅亡。例如,一個國家如果長期處於和平繁榮的狀態,可能會忽視潛在的危機和挑戰,從而逐漸衰落,這可能也是秦國繼續征戰百越九真的動力之一。

然而,“憂患”和“安樂”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不同的情境和階段,它們的作用和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有時候,適當的“安樂”可以讓人們得到休息和恢復,為面對下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